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10月11日,记者从中铁六局获悉,该局石家庄公司在石家庄仓丰路道路工程中,成功应用“涉铁工程人工挖孔桩拼装钢护壁”技术,此项技术核心结构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为同类涉铁工程提供可复制的创新范本,以科技之力为工程注入高效建设新动能。
石家庄仓丰路道路工程需下穿既有铁路干线,人工挖孔桩施工需同时保障铁路运营安全与土体支护稳定。传统混凝土护壁存在明显短板:现场人工拌制混凝土易出现强度不达标问题,且浇筑后需3—7天养护期才能形成支撑力,难以满足涉铁施工“低干扰、高安全”的核心要求。
针对这一痛点,中铁六局研发团队推出的拼装钢护壁技术,凭借模块化、自适应、多功能设计实现突破。该护壁由标准化拼块组成,每块含弧形壁板与垂直肋板,肋板“圆孔+长孔”组合结构可通过螺栓快速拼合,抵消装配误差;配套锚栓系统通过螺纹咬合、尺寸卡位实现双重固定,锚栓杆内置排水孔、锚栓帽预留杠杆通孔,兼顾排水与狭窄空间操作便捷性。
施工中,“边挖孔边拼装”模式无需养护即可快速形成高强度支护,大幅降低孔壁坍塌风险。同时,工厂标准化生产的钢制拼块,确保结构强度、厚度统一,彻底解决传统混凝土护壁强度不均问题,在保障作业人员安全的同时,避免施工干扰铁路运营,实现涉铁施工安全与质量双提升。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