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10月11日,泾县会馆开馆典礼暨“京地文化长廊”会馆文化消费周在北京前门三里河会馆群落启动。这座承载皖南山水灵韵的会馆,以数字技术与科技互动设备为支撑,将宣纸千年文化底蕴与现代体验融合,为京地文商旅融合注入新活力。
泾县会馆坐落于长巷头条60号,馆内设置五大展区,从环境生态、技艺传承等维度阐释宣纸文化,数字技术与科技互动设备是其核心亮点。参观者不仅能通过科技手段系统了解宣纸108道制作工序,还可借助互动装置亲自体验“捞纸”“晒纸”等非遗技艺,直观感受传统工艺的精妙。同日开幕的“纸韵千年——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展期至10月26日),也通过数字化呈现方式,让画作与宣纸文化背景深度联动。
活动同期启动的“京地文化长廊”会馆文化消费周(10月11日—19日),同样融入科技元素。消费周整合多个会馆资源,策划三大板块:“荟・京地风物”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展示地方特产;“购・庭院雅集”依托数字化导览,引导市民在文物空间体验沉浸式文化消费;“演・京地和鸣”则以颜料会馆为舞台,借助现代声光电技术,提升京地文化艺术展演的观赏效果。
作为红星宣纸非遗交流中心,泾县会馆的焕新是《东城区焕发会馆文化活力伙伴计划》的重要实践。其通过“非遗+会馆+科技+消费”的新模式,让千年宣纸文化从静态展示变为动态体验,既保护传承了古建文物与非遗技艺,更搭建起京地文化交流互鉴的科技化平台,为前门会馆群落活化利用提供了创新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