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宋朋飞 翟保豫 科技日报记者 朱彤
10月9日,吐鲁番华能红河谷带能量构网型SVG示范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新疆首台(套)带能量构网型SVG正式投产并进入示范应用阶段,标志着新疆电网构网型装备发展迈上新台阶,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关键技术力量。
作为新疆首个具备“带能量”特性的构网型SVG工程,该装备承担着电网“主动型稳定器”的核心角色。其投用后,能精准破解新能源基地电压波动难题,有效提升电网抗干扰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区域新能源消纳水平,为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为保障项目落地,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超前布局、精准施策,牵头制定《新疆电网带能量构网型SVG技术规范》,针对装置能量配置、电压支撑强度、有功功率调节等核心指标作出明确要求,从源头为项目建设划定技术标准,确保工程推进有章可循、精准高效。
在关键的涉网性能试验环节,国网新疆电力创新构建“实验室半实物仿真+现场实测”双向印证的试验模式,形成科学严谨的测试体系。试验涵盖控制模式切换、不同电网强度适配、有功/无功过载耐受、惯量响应、阻尼特性优化等八大类323小项内容,全面验证了装置控制策略的可靠性,完成核心控制参数的优化升级,并结合新疆电网实际需求,创新提出虚拟励磁控制策略,进一步提升装备适配性。尤为重要的是,此次现场实测成功摆脱对大型电网模拟器的依赖,试验效率大幅提升,为全国范围内同类项目提供了可借鉴的“新疆经验”。
据悉,下一步,在国家电力调度中心及西北分部调控中心的指导下,国网新疆电力将持续深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探索,进一步验证带能量构网型SVG的全场景技术指标,聚焦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网的稳定性挑战,探索更高效的破解路径。通过技术创新与实践积累,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拓展思路,为构建具有标杆意义的新型能源体系“新疆样板”筑牢技术根基,助力国家能源绿色转型战略在边疆地区落地生根。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