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喜阳 刘梓璇 闫绍辉 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10月11日,生态环境部向中核集团旗下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漳州核电2号机组颁发运行许可证。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为漳州能源颁发许可证,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张凯出席活动。
装料是将全新的核燃料组件装入反应堆压力容器,是核电工程中有核试验和无核试验的分界点,也是核电站并网发电前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当天16时,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漳州核电2号机组开始装载首炉核燃料,标志着机组进入主系统带核调试阶段,为后续机组临界、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龙一号作为我国核电走向世界的国家名片,是我国研发设计的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创新成果。今年是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开工建设十周年。十年来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稳步推进,华龙一号已成为全球在运在建机组总数最多的三代核电技术,成为当前核电建设的主力堆型,标志着中国核电技术与综合竞争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不断印证着“中国方案”的先进性和可靠性。
漳州核电是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始发地,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华龙一号核电基地,全面建成投产后,每年能提供约60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力供应,将有效改善福建“北电南送”的电力格局,据估算将可满足福建南部地区厦门市、漳州市用电总和的75%。
截至目前,漳州核电1号机组发电量78亿度,漳州核电2号机组预计在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发电。作为“十四五”期间投产的重点项目,漳州核电1、2号机组投入商运后,预计每年可提供超20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将为福建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