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张景阳
10月12日至14日,2025媒体融合发展鄂尔多斯年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举行,这场以“数智时代的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为主题的高规格论坛,不仅是技术的展示台,更是一次对媒体深层转型的集体叩问。
十多年来,媒体融合持续推进。从“两微一端”的渠道拓展,到“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从“相加”到“相融”,再到今日“数智化系统性变革”,媒体融合的每一次跃迁,都是技术革命与舆论生态的深刻演变。
本届鄂尔多斯年会以“数智时代的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为主题,恰是对这一命题的精准回应。当大模型轻量化催生AI手机成为“智能主体”,当智能搜索重构信息获取逻辑,当“微短剧+文旅”成为地方叙事新载体,媒体融合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生产关系、传播范式与价值链条的全面重塑。
会上,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作了《大模型深度赋能媒体智创融合》的主旨演讲,提出构建“技术+管理”双引擎驱动媒体生产全流程智能化升级,而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分享的“山河永志”AI版画、黑河市融媒体中心拥有38.5万下载量的客户端生态,均印证技术是媒体融合的第一驱动力。
技术赋能之外,内容价值的重构同样关键。媒体融合进程中关于“内容为王”的激辩从未停歇,本届年会上的鲜活案例则赋予其算法时代的新内涵:长安街知事、国翠儿等“网红”账号通过主流价值与年轻语态的融合,实现“正能量”与“大流量”双向奔赴,为内容创作指明新方向;呼和浩特市融媒体中心“青橙融媒”以“12个工作室+揭榜领题制”激活原创力,单条产品传播量破亿。
多维度的变革实践,为媒体融合形成可借鉴的鲜活样本。鄂尔多斯年会的特殊意义,正在于既总结过去实践,也预演未来方向——技术赋能上,媒体融合技术展亮相的中科闻歌“音视频智能创作平台”、深信服“5A级数字引擎”等产品,展现国产化技术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地方智慧上,黑河市以“10亿次传播量”验证“边境小城也能创造大流量”,呼和浩特通过“四级媒体联动”实现“2.54亿影响力值”,为区域性媒体协同提供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