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通讯员 王媛
近日,记者从中原油田普光分公司获悉,今年,该公司实现了天然气净化厂自产蒸汽全面满足生产运行,3台动力锅炉从常运设备转型为备用设备,开辟了一条全新高效运行之路。特别是,今年夏季前3台动力锅炉全面停运的壮举,创下气田自投产以来锅炉运行时间最短、耗气量最少的新纪录,也标志着普光气田蒸汽动力系统从此迈入“零补充”自循环新阶段。
据了解,在普光气田,3台动力锅炉是高含硫净化厂重要的辅助生产设备,负责天然气净化厂蒸汽系统平衡、补充生产运行蒸汽缺口、装置开停工蒸汽供给等,是蒸汽系统稳定运行的平衡剂和补充剂。截至9月30日,该厂动力站3台锅炉今年前三个季度全部停运达到190天以上,减少锅炉燃料气消耗1300余万立方米,减少配套风机电力消耗15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93万吨,创造效益1800余万元。
这一组亮眼的数据得益于该公司打造“技术+管理”双轮驱动创新体系,探索出了一条高含硫气田绿色节能低碳的新路径。基于“工艺模拟+数字孪生”技术,该公司打造了行业首个高含硫气田能源智能管理系统。技术人员利用该系统中的蒸汽管网智能诊断系统进行全天候在线监测诊断,通过深入分析和排查,创新实施“稳定管网压力、减少蒸汽用量、调整锅炉负荷、精控运行参数”动态优化策略,通过精细管理,推动蒸汽系统运行效率提升4.3%。
同时,针对蒸汽系统多压力等级、多介质影响、水汽平衡复杂的现状,技术团队持续开展蒸汽系统离线优化攻关,模拟不同生产负荷、开停工、大雨等7种典型工况,确定了针对性的提效节能技改建议,推广实施了9项关键技术改造,实现了“提蒸汽产量”和“降蒸汽消耗”的“开源+节流”双向节能效果。
“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我们找到了能效提升的金钥匙。”普光分公司安全环保总监臧磊表示。通过“开源+节流”双向节能,锅炉年耗气量从最初的5000万立方米锐减至1300万立方米以下。目前,该气田正以建设能源智慧工厂为目标,加速推进世界一流绿色生态智能气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