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
10月11日至12日,由中国草学会主办、青岛农业大学承办的“中国草学会2025年会”在青岛召开。会议以“科技赋能草地四库”为主题,为草业高水平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来自国内外草业科学及相关领域院士、专家学者等1600余人参加会议。
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草学会理事长、兰州大学教授南志标表示,2025年草学会年会旨在运用科技力量激发草地的生产、生活与生态功能。他建议,研究提升草地治理的技术和理论,培育高产优质耐旱的牧草品种,治理退化草地,借助前沿科技力量,激活草地在粮库、水库、钱库、碳库方面的潜能。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司长李拥军表示,新时代草原工作重心应向“生态、生产、生活并重”转变,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发展草原新质生产力,释放“四库”功能,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全国畜牧总站草业处处长王加亭在致辞中表示,我国饲草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面临多项挑战。草业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乡村振兴的基础,他呼吁业界同仁凝聚智慧、携手并进,为建设农业强国作出积极贡献。
会上宣布了《草业科学技术奖表彰决定》和《王栋奖学金表彰决定》。在大会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分别围绕草地农业育种、乳酸菌应用、草原生态保护等主题作了报告。在分会场报告和研究生论坛环节,来自国内外草学相关领域权威学者、中青年科学家们围绕“优质饲草生产与高效利用”“草种子智能科技与高效生产”“新形势下的草原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等专题进行了探讨。
大会同步设置展览区,展示我国草业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
(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