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豆豆”撒向万亩田——青海青蚕系列“破圈”记

2025-10-15 11:33:1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添福

“我了解蚕豆就像了解自己的孩子。”提起丰收的蚕豆,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南门峡镇农民陈占兰的喜悦溢于言表。在南门峡镇,41岁的陈占兰和丈夫成立了金天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该合作社流转土地种植的蚕豆成了致富“金豆豆”。

近年来,青海蚕豆育种创新团队创制亚有限、小圆粒等蚕豆资源,选育粮、菜、饲多元化蚕豆品种,构建生态增效型“蚕豆+”新模式,探索“育繁推”一体商业化育种模式,显著提升蚕豆种植经济和生态效益。

选育多元化品种

陈占兰种植的“青蚕27号”,是青海大学承担的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选育的新品种。与其同时期选育的,还有“青蚕21号”“青蚕25号”“青蚕28号”。

在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副研究员、青海蚕豆育种创新团队专家滕长才眼里,这4个品种“个性十足”,是该院“区域化布局、多元化发展”选育思路的结晶。

“‘青蚕21号’是大籽粒品种,收割时仍保持软荚,使用机械收割,不易裂荚,适合在温暖灌区和中低位山旱地种植。”滕长才介绍,“青蚕25号”抗病性强,适宜在高海拔地区种植。

每逢好年景,干籽粒蚕豆每斤收购价达三五元,以每亩500—600斤的收成算,其经济效益比当地传统种植的青稞、小麦、油菜等农作物更可观。

而近些年,蚕豆鲜豆荚更成了抢手货。“青蚕27号”“青蚕28号”属于鲜食蚕豆品种。

“蚕豆属冷季豆,喜冷不喜热。”滕长才介绍,在我国南方,一般国庆节前后播种,春节前后鲜豆荚陆续上市,“五一”前后采收基本结束。相比于南方,青海种植的鲜食蚕豆属反季节蔬菜,每年6月开始,低海拔地区的鲜豆荚陆续上市,跟南方产区刚好打了时间差。

“在我眼里,‘青蚕27号’是最理想的种子。”陈占兰说,“蚕豆带皮卖,一斤收购价最便宜也有七八角,种这种蚕豆很划得来。”

干籽粒蚕豆用途广泛,可以油炸成兰花豆、怪味豆,发酵成豆瓣酱,还可当饲料。“青蚕27号”“青蚕28号”等鲜食蚕豆,适合煲汤或清炒,在南方市场尤为畅销。

目前,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已选育出适宜不同生态区的青蚕系列蚕豆品种10个、获植物新品种权12项。目前,青蚕系列蚕豆在甘肃、新疆、宁夏等地推广,每年种植面积达百万亩。

推广“蚕豆+”新模式

手握良种,青海蚕豆育种创新团队构建了基于生态增效型的“蚕豆+”新模式。

该团队在青海东部地区推广“蚕豆+”蔬菜复种模式。每到采摘季,当地温暖灌区和中低位山旱地种植的鲜食蚕豆,亩均收入可达三四千元。鲜食蚕豆采摘完毕,农户便张罗着种植萝卜、白菜等蔬菜,每亩蔬菜收入可达数千元。

在高海拔地区,“蚕豆+”模式也加出了好效益。陈占兰所在的南门峡镇,海拔在2800米左右,农作物一年只能种一茬。于是,该团队转向推广“蚕豆+”轮作模式,即蚕豆与青稞、马铃薯轮作。

“今年种蚕豆,明年就可以种青稞或马铃薯。种一茬蚕豆,相当于给每亩地上了20斤尿素。”滕长才解释说,豆科作物具有很强固氮能力,蚕豆则被誉为“固氮之王”。

滕长才说,基于生态增效型的“蚕豆+”新模式,统筹化肥减量与农业增效,大幅提升当地农业种植效益。

突破传统种植边界

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卓扎滩农业综合试验示范基地,青海丰之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了繁种基地,孕育“青蚕28号”的优质种子。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增产主要靠良种。蚕豆的饱满度不高,品相不好,就不能当种子。”互助土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张宪说,“要想保证种子纯度高、品相好,就得建立现代化繁种基地。”

2024年,青海丰之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从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转让了“青蚕28号”。此外,“青蚕14号”“青蚕21号”“青蚕27号”亦花落多家企业,纷纷被转让。

为了帮助科研成果加速落地,青海省科技厅等单位通过支持农业技术转化项目等方式,助力蚕豆品种推广。滕长才说:“探索育繁推一体化商业育种模式,把科研人员手里的蚕豆新品种转让给企业,进而生产优质种子,才能让品种真正产生应有价值。”

“原先的蚕豆老品种不抗旱,现在推广的蚕豆新品种,适合在高海拔地区的干旱山地种植,再结合使用覆膜栽培技术,蚕豆栽培面积正逐步扩大。”张宪说,“如今,消费市场越来越大,种植效益肯定会越来越好。”

创新种质做基础、选育品种为重点、配套技术做保障、种业开发为根本,保障了青海蚕豆产业“破圈”,突破了传统种植边界和单一发展模式。如今,按照“区域化布局、多元化发展”思路,青海蚕豆形成东部河湟谷地以鲜食蚕豆为主,环湖地区的海南藏族自治州以粮饲兼用及种业为主、海北藏族自治州以粮饲兼用为主,西部的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原粮为主的种植布局。在不少地区,成片种植的蚕豆与周边的油菜花,形成“一黄一绿”的风景带。

从一粒豆到万亩田,从单一品种到多元布局,青海的青蚕系列不仅打破了传统农业的边界,更在生态与经济双轨上跑出了加速度。蚕豆种植户们的笑容,映照出科技赋能下的田野希望;青海蚕豆育种创新团队的坚守,孕育着高原农业的无限可能。

责任编辑:骆香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