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惩治射钉器改制火药枪犯罪 最高法发布六个典型案例

2025-10-15 21:58:34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代小佩

射钉器,俗称“射钉枪”,是一种用于建筑装修等领域的快速紧固工具,利用压缩空气、火药燃气或电力驱动,将钉子、螺栓等紧固件高速射入混凝土、钢材、木材等硬质材料进行作业。近年来,利用射钉器改制火药枪行为在部分地区较为普遍,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以此杀人、伤人的恶性案件。

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震慑、警示、教育作用和司法裁判的规则引领和价值导向作用,10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近年来生效的6个依法惩治射钉器改制火药枪犯罪典型案例。

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依法从严惩处,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涉及持射钉器改制的火药枪致人轻伤、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通过网络非法买卖、邮寄改制后的射钉器主体及配件等,这些行为均违反国家枪支管理规定,给社会公共安全带来不稳定因素,对于依法构成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罪和第一百二十八条非法持有枪支罪的,人民法院坚决依法从严惩处。

二是坚持宽严相济,实现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为实现治罪与治理有机统一,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始终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对于犯罪情节恶劣,社会危害性大的,依法从严惩处;对于出于个人收藏、爱好等目的或者历史遗留等原因非法持有,未用于非法用途,未造成严重后果,具有自首、立功等法定从轻、减轻处罚情节或者主动上缴的,依法从宽处理,此次公布的典型案例有的适用缓刑,体现了宽以济严,鼓励自首、立功,以及主动上缴枪支等行为。

三是标明行为红线,提高社会公众防范涉枪违法犯罪风险意识。人民法院审判过程中发现,部分涉案人员法律意识薄弱,对涉枪违法犯罪的危害性认识不足。通过此次公布典型案例,进一步明确司法底线、进行规则指引,向社会传递禁止任何形式对枪支及枪支零部件实施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等行为的信号,强化公众对枪支管制的重视和敬畏。

责任编辑:李梦一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