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通讯员 刘威
10月16日,“2025年世界标准化日・物联网湾区标准研讨会”在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落幕。本次研讨会汇聚深港澳三地政府部门、科研专家、企业代表50余人,共同聚焦物联网产业湾区标准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标准至关重要,要优化标准供给结构,强化标准实施应用,推进标准国际化,同时完善标准机制。”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处副处长徐均伟提出“深化三地协同破壁垒、聚焦落地应用促产业、坚持国际接轨树标杆”三点期望。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数据与信息研究院总支书记王学谦分享了该院通过启动创新领军工程博士项目、搭建实践与创业平台、依托“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化研究中心河套工作平台”深度参与湾区标准研制,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数据与信息研究院副院长董宇涵进行学院介绍,他们依托RIOS图灵奖实验室、深圳市信息安全与数字内容保护技术工程实验室等平台,在RISC-V软硬件生态、智能计算等领域积累的技术成果,为物联网标准的技术底座提供保障。
研讨会上,多项物联网领域关键标准成果亮相。在团体标准发布环节,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新兴产业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李媛红宣读《电动汽车充电站服务规范》发布文件,该标准将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技术支撑,填补湾区充电站服务统一标准的空白。
当日同期举行标准专题报告、互动讨论以及《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数字身份验证数据格式规范》《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数字身份验证服务规范》《电动汽车充电站服务规范》团体标准的编制单位授牌仪式。
本次研讨会是在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深圳)、深港澳科技联盟的指导下,由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主办。
据悉,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自成立以来,举办有全球最大的IOTE国际物联网展,先后发布行业调研报告45份、制定团标标准(26项),参与起草深圳市地方标准1项,曾获全国工商联2024年商会团体标准“领先者”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