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凯来“惊喜”背后的创新密码

2025-10-17 21:24:5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10月15日至17日,2025年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以下简称“湾芯展”)在深圳举行。湾芯展前预告的新凯来“惊喜”次第“开箱”。其中,旗下启云方两款全国产电子工程EDA设计软件填补国产空白,而万里眼90GHz超高速实时示波器则打破国外长期技术封锁。

事实上,新凯来的崛起并非偶然,其背后是深圳近年来在政策、资金、人才、平台等方面的多向发力。

政策与资本同向发力

政策驱动是产业腾飞的首要引擎。近年来,深圳市出台《深圳市关于促进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聚焦核心技术攻关、平台建设及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

如何让政策落地见效?记者了解到,深圳在实践中探索出一条强化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效应的路径。

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通过构建“一基金、一展会、一论坛、一协会、一联盟、一团队”等“六个一”工作机制,推动创新要素加速集聚,持续完善产业发展生态。

政策基础已然铺就,想要攻克核心技术难关,雄厚的资本投入不可或缺。据介绍,深圳近年来通过引导社会资本支持集成电路产业,推动一期规模50亿元的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落地,重点投入产业链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

得益于此,该产业正从过去“强设计弱制造”的状态,向涵盖设计、制造、封测、设备等关键环节的全链条均衡发展。

据统计,2024年,深圳该产业规模达2564亿元,同比增长26.8%;2025上半年继续增长16.9%,达1424亿元。一系列亮眼增长的背后,正是资本“活水”定向灌溉供应链薄弱环节的成果印证。

人才与平台激活动能

技术突破,根本在于人才。当资本持续注入产业沃土后,高素质的创新梯队便成为激活产业的核心动能。

为此,近年来深圳坚持“引育留用”多措并举,一方面完善产业人才引进机制,面向全球招引行业翘楚;另一方面推动南方科技大学、深圳大学等10所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深圳大学和南方科技大学已经获得了博士学位授权点,并支持校企共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当政策、资金、人才配置渐入佳境,高效链接各方资源的平台,成为将创新力转化为产业活力的最后一块拼图。

近年来,深圳支持龙头企业发起设立深圳市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联盟,已吸引超千家国内外会员单位加入。

相关负责人介绍,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协作堵点,有效匹配设计、制造、封测等环节企业需求,每月举办一次供需对接会,全力开展“我帮企业找市场”等活动。

与此同时,除微观层面积极撮合企业间的合作机会外,政府引导搭建的湾芯展等专业展会平台,则精准对接产业资源,吸引上下游企业参与,为产业协同创新与高效发展提供支撑。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