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通讯员 陈芳 徐永春
近日,中铁六局交通分公司承建的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公装工程全部验收通过。面对四座车站复杂造型与艺术装修高要求,项目部以数字技术破解施工难题,将其打造成展示成都人文特色的“地下艺术长廊”。
此次承建的四座车站总建筑面积38370平方米,其中新南门站、九眼桥站、三官堂站为重点艺术站,需融入“诗意天府・人文成都”主题,施工难度远超常规站点。项目部成立专项技术攻关小组,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破局:运用三维扫描技术精准测绘建筑结构,通过BIM技术建立1∶1装修模型,实现装饰构件与主体结构精准对接,确保近万块异形板材“毫米级”安装精度;同时对新南门站3D打印铝板、九眼桥站多曲率弧形方筒等复杂构件预拼装模拟,提前规避尺寸偏差。
数字工艺更助力文化创意落地。新南门站“繁星叠影”主题中,团队用可调节式挂装系统精准控制铝板安装角度与灯具位置,经20余次灯光试验、调整300余个灯具点位,实现光影随视角流转的效果;三官堂站“竞渡争流”主题里,通过3D放样技术确保船桨造型方通弧度一致,用“定位模具+微调装置”完成近万片鱼鳞灯具精准排布,还原古蜀龙舟竞渡场景,整体效果还原度超95%。
据悉,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一期全长29.07公里,串联四区21座车站,建成后将缩短城西与城东通勤时间,加强文化地标间联系。中铁六局以数字技术赋能施工,既保障工程质量,更让地铁车站成为传递城市文化的载体,获业主与监理单位高度认可。
(郝光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