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江耘 通讯员 柯溢能
10月17日,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机械工程学院柯映林教授团队成功研发出“一步法”预成型技术,用于制造对飞机机翼强度和安全至关重要的复合材料T型长桁。这项成果革新了传统制造流程,表明我国在大型飞机复合材料关键结构件的制造技术上取得里程碑式突破。
T型长桁是大型飞机机翼内部的“骨架”,既要贴合机翼的气动外形,又要兼顾极高的强度和极致的轻量化。它的形状细长,沿长度方向往往有一定的弯曲和扭转,因此整体结构十分复杂。长期以来,国际上通常采用“两步法”工艺来制造这种零件,效率和质量均有提升空间。
柯映林团队大胆创新,提出“一步法”预成型工艺,把原本分散的多个制造环节整合,实现“一个模具、一次转运、一步模压”,大大简化了生产流程,同时开发出可快速更换的模块化模具,使制造过程更加灵活高效。
为将技术蓝图变为现实,团队联合杭州艾美依航空制造装备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20米级T型长桁智能化热模压装备。这套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确保了在一次模压过程中多参数精准协同控制。
目前,该技术已在国内首次实现13米级双曲T型长桁的一步模压成型。这项关键技术的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大型飞机主承力构件制造领域取得又一重大进展,为未来我国大型飞机的规模化、高质量、低成本生产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