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培养博士项目实施十周年成果丰硕

2025-10-18 18:17:5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10月15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举办农业与生命科学博士学位教育项目10周年交流会。据悉,项目实施10年来,双方以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为纽带,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构建了国际顶尖大学与科研机构战略合作的成功范式,创新了基于科教融汇的“项目+平台+团队”三位一体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创立了中外合作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的成功范例。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黄三文在讲话中表示,中国农业科学院和瓦赫宁根大学作为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机构和研究型大学,将共同肩负对全球农业发展的责任和使命担当,建立完善中国农业科学院与瓦赫宁根大学战略合作协调机制,持续提升合作的高度,特别是在全球食物治理、国际大科学计划、国际减贫、中欧非三方合作等方面的强化合作;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特别是在智慧农业、合成生物学、绿色发展、农业碳中和等领域的合作;着力深化合作的深度,依托双方联合实验室、中心和合作项目,为科研合作、人员交流、资源共享提供更加开放、包容、协同、共享的氛围,大力增加科技人员和学生交流,持续扩大合作办学规模,共同申报中荷博士学院,联合举办科学家高端论坛,合作开展国际暑期学校等活动,打造新时代国际农业合作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新标杆。

中国农业科学院是全球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级农业科研机构之一,是中国“三农”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是世界农业与生命科学最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在农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深厚积淀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合作举办的农业与生命科学博士学位教育项目2015年获得教育部批准立项,2016年开始招生。项目基本学制4年,实行“2.5+1.5”培养模式(国内2.5年+国外1.5年),授予瓦赫宁根大学博士学位。

据介绍,项目累计招生187人,现有在校生119人。项目55名毕业生在校期间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共发表SCI论文206篇,以第一作者在Nature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篇,在Nature Genetic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双方以“中荷项目”为纽带,联合建立了中荷联合园艺作物基因组技术实验室等5个联合实验室/中心,合作开展了农业农村部和科技部的“中荷战略联盟项目”“国际马铃薯基因组测序项目”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等多个重大项目。

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签署第三期项目合作协议。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现武研究员,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校长及执委会副主席卡罗琳·克勒兹,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导师、在校生和校友代表等120余人参加。

(中国农业科学院供图)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