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崔爽
10月17日,以“汇智聚能·网联无限”为主题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在北京举行。其间,由国际星闪联盟主办的《星闪短距通信技术的汽车数字钥匙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发布会召开。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法旺在致辞中表示,汽车行业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在此过程中,星闪技术凭借着低时延、高可靠、精同步等特性展现出了较大应用优势和潜力。他强调,发生在汽车领域的变革既是机遇,也充满挑战,行业需要着重做好三件事:坚守安全底线,构建一套可信的能力体系;聚焦技术突破,提升系统性能与产业韧性;共建开放生态,促进跨域协同与融合发展。
会上,中汽智能科技智能座舱测试技术室主任张世琦代表联盟智能汽车产业推广工作组作阶段汇报。据介绍,自2023年成立星闪数字车钥匙特性兴趣小组(SIG)以来,25家成员单位持续开展相关行业合作和研究,实现从标准立项、测试验证到量产配套的生态建设。“其中华为、远峰科技、联合电子、埃泰克等公司积极开展星闪数字车钥匙解决方案研究,逐步实现量产装车。截至目前,已有赛力斯、江淮、北汽、奇瑞等多款车型已支持或即将搭载星闪数字车钥匙。”张世琦表示。
东风汽车研究总院智能化中心主任佘建强在会上以“东风猛士817”为例,分享了星闪技术与越野车深度融合的经验。他介绍:“我们在车上加装了星闪数字车钥匙模块,与移动设备终端进行有机结合,为顺利实现对整车服务平台与云平台的远程控制提供支撑。”佘建强还在会上公布了一组星闪数字车钥匙识别距离测试数据,如在8米左右的范围,可以实现星闪响应迎宾;在3米左右的范围,可以对车辆进行自动开闭;误差基本维持在±0.6米的范围内。与蓝牙相比,星闪的精度已达亚米级。
记者在会上了解到,随着星闪数字车钥匙在整车厂商与解决方案供应商中的广泛应用,产业实践全面提速。然而,技术方案的差异化若缺乏统一引导,可能形成新的“互联互通”壁垒,制约产业发展。在此背景下,《蓝皮书》汇聚政府、联盟、主机厂、供应链多方智慧,将成为产业链协同创新的“路线图”和“工具箱”。
星闪不仅是一项通信技术,更是智能网联汽车迈向“全域感知、无缝服务”的底座。国际星闪联盟表示,将继续联合车企、芯片商等推动星闪数字车钥匙标准纳入国标,并启动与智能家居、移动支付、数字身份等跨行业互联互通计划。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