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谢小琴
金秋十月,群贤毕至。10月18日,武汉理工大学·中国车谷产业生态合作大会举行。院士专家、知名企业家、武汉理工优秀校友代表齐聚江城,共同推动校地协同创新与产业深度融合,共同打造中国车谷创新高地与汽车产业新生态。
武汉市副市长李湛介绍,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是校地合作典范,为“大学之城”和“中国车谷”的发展注入新动能。他说,广大校友和企业家是武汉最宝贵的财富,诚盼大家选择武汉、扎根武汉,携手将“中国车谷”打造为引领未来的汽车产业新高地。
湖北省政协副主席马旭明表示,湖北正全力汇聚高校校友资源,打造环大学创新发展带,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诚邀武汉理工大学校友和各位企业家到湖北投资兴业,创新创业。
武汉理工大学校长王发洲说,该校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汇聚“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优质资源,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融合发展之路,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等方面成果显著,服务国家战略能力持续增强。
下一步,该校将坚持四个面向,立足湖北、依托行业、汇聚校友、抢抓机遇,按照“10年谋远、5年攻坚、3年突破”的战略路径,沿着“创新融合研究型大学”之路,将特色高水平建设推向新高度;发挥创新融合特色做法与行业优势,立足军山校区,构建“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产业链、校友链”“五链合一”的生态体系,以理工担当,肩负起与湖北省、武汉市共同打造中国车谷创新高地与汽车产业新生态的重任,把“中国车谷”的愿景变成“世界车谷”的盛景。
武汉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唐超现场推介,武汉经开区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正由“中国车谷”加速迈向“世界车谷”。经开区与武汉理工大学因汽车结缘,双方合作基础良好、成果丰硕,共创多个“首创”成果,正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车规级芯片、车用软件产业升级,在氢能、轻量化及固态电池材料等前沿领域布局,持续推动低空经济、绿色船舶协同发力,诚邀全球伙伴共谋发展,共享机遇。
现场签订30个重点项目。武汉理工大学分别与武汉经开区、广西汽车集团、比亚迪、北京理想汽车、中国移动湖北公司等签订校地、校企战略合作协议。签订科研项目14个,签约金额9.42亿元,招商项目11个,签约金额51.57亿元。校地、校企、招商项目签约合计60.99亿元。
17日晚,武汉“两江四岸”一场专属于武汉理工大学的灯光秀刷屏。大会期间,与会嘉宾参观了东风全球创新中心、车谷展示中心及武汉理工大学军山校区,实地感受武汉理工大学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学科交叉”,深化科技与产业创新、校城融合发展的新面貌以及武汉经开区作为“中国车谷”的强劲发展脉搏与一流创新环境。
(许余庆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