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垠
财政部日前发布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显示,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8064亿元,同比增长3.1%。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31008亿元,同比增长7.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7056亿元,同比增长2.4%。
值得关注的是,财政支出靠前发力,重点领域支出保障有力。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0%,教育支出增长5.4%,卫生健康支出增长4.7%,科学技术支出增长6.5%,节能环保支出增长8.8%,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4%。这6项支出增幅均为近三年同期最高水平。
在日前举行的2025年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唐龙生表示,今年以来,财政部门加强资源统筹,加大支出强度,优化支出结构,民生、科技等国家重大战略领域得到较好保障。
前三季度,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3876亿元,同比增长0.5%。分季度看,一季度下降1.1%;二季度由降转升,增长0.6%;进入第三季度,当季增长2.5%,增幅明显提高。“财政收入增幅的回升,反映出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的态势。”唐龙生说。
在减灾救灾方面,财政部重点从“建机制、强保障、重效益”三方面下功夫。“我们和应急管理、农业、水利、交通等部门密切联动,建立了中央财政救灾资金快速核拨机制,开辟了资金拨付的‘绿色通道’。”财政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司司长濮剑鹏说,今年以来已启动16次快速核拨机制。
濮剑鹏介绍说,2025年安排中央救灾资金近350亿元,切实保障救灾工作需要。截至目前,已据实拨付105亿元,全力帮助人民群众抗灾救险、恢复生产和生活。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我国已基本实现航空救援力量2小时内到达、抢险救灾物资12小时内到位、受灾人员基本生活10小时内得到有效救助,充分展现了应急救灾的“中国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