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际抗衰老与稳态医学大会在深召开

2025-10-21 16:03:2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为促进稳态调控与科学抗衰领域的创新研究和临床应用,2025国际抗衰老与稳态医学大会10月17日至18日在深圳召开。

大会由中国抗衰老促进会与南方科技大学联合主办,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抗衰老促进会理事长、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院长王松灵,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裴钢等多名院士领衔,汇聚国内外行业企业权威学者共同探讨衰老机制、干预策略以及健康老龄化解决方案。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京都大学iPS细胞研究所(CiRA)所长山中伸弥教授发来贺信。

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松灵指出,“稳态”是生命健康的基石。全球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阿尔茨海默病、心血管疾病等与衰老相关的慢性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给全球医疗体系带来沉重负担。稳态医学突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传统思维定式,从分子、细胞、组织器官,到机体与外部环境的交互层面,系统地研究稳态调节的规律,剖析稳态失衡的根源,研发恢复稳态的技术手段,同时融合中西医理论的精髓,为科学抗衰老与疾病预防开辟新路径。大会旨在推动稳态医学在基础研究、临床转化与产业应用之间的深度融合,让更多科研成果转化为守护健康的实际方案,为全球健康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大会共同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认为,“衰老”是可干预的过程,“稳态医学”正在催生健康理念的变革,实现从求“长寿”到求“健康”的转变,重新定义老年生活。中国抗衰老促进会创始会长、终身名誉会长、监事长刘仁富表示,国家大力支持银发经济发展、推动新质生产力培育,为抗衰老事业与产业带来发展机遇。

开幕式上,“全国科学技术名词——稳态医学”正式发布,旨在有效解决此前国际交流中稳态医学领域存在的术语不统一、概念模糊等问题,推动标准化发展,为全球科研人员开展合作研究、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了统一“语言体系”。据了解,王松灵院士率先提出“稳态医学”,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稳态医学这一崭新学科。王松灵院士主编的《稳态医学》新书也正式启动编写工作,计划全面构建稳态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以及临床应用框架,以填补该领域系统性著作的空白。此外,三部聚焦稳态医学与抗衰老领域的著作同步出版,科研机构、临床医院、企业共同参与的“稳态医学大系统”首批成员单位也在会上完成授牌签约。

(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李梦一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