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融合智能建造助力建筑业转型升级

2025-10-22 09:34:5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陈曼丽

BIM+放样机器人,有源RIFD芯片,智能焊接机器人……满目琳琅的智能设备正应用在钢结构施工上。10月21日,在中建三局浙江余杭国际体育中心项目,一场以大型体育场馆钢结构设计与智能建造融合创新为主题的交流观摩会正如火如荼举行。

“只要将BIM模型导入电脑,就能利用直观三维模型进行现场自动放样和测量工作并生成相关记录,精准快捷。”技术人员介绍,将放样机器人与数字模型深度融合,可实现厘米乃至毫米级的高精度自动测量与定位,以“模型驱动”的先进方式确保工程的建造品质。

据了解,本次交流观摩会由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主办,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钢构科技有限公司、中建三局一公司、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分会承办。

余杭国际体育中心项目经理郭一鹏说,这座巨型场馆,足球场钢结构设计总重量达42000吨,其中屋盖钢结构占18000吨,最大单榀桁架跨度约62.4米,重量达122吨。面临着体量巨大、空间跨度长、毫米级精度要求等多重挑战。

为攻克技术难题,项目团队将钢结构建设与智能建造相融合。在数字化建造方面,项目团队利用BIM和Tekla等三维建模软件,对钢桁架等关键构件的位置和拼装流程进行精密模拟与优化。在智能建造方面,先后应用BIM技术、三维机器人扫描与放样技术、3D打印、智能堆场、激光除锈、智能焊机、智能喷涂等七项建筑科技,确保工程建设效率更高、品质更优。

余杭国际体育中心足球场是中建三局钢构科技有限公司探索钢结构与智能建造相融合的一个缩影。中建三局钢构科技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白宝军介绍,该公司深耕钢结构专业领域,参建了中国民航史上规模最大改扩建工程广州白云机场等一大批代表性钢结构工程,掌握了超高层、空港站房、大跨度场馆、桥梁、新能源、洁净厂房、物流仓储等建筑领域核心技术。在武汉建有行业首家PS全数据驱动“灯塔工厂”,研发一模到底制造、空地一体物流、智能中枢决策等先进技术,拥有全过程智能管控能力。

责任编辑:聂慧敏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