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日前,都市农林生态环境与植物健康学术论坛暨农业农村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2025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农学院召开。
北京农学院科技处处长唐衡教授在论坛开幕式致辞中强调,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都市农林生态系统的构建与优化、植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研究至关重要,须通过跨学科协作探索创新解决方案。
在主旨报告环节,清华大学教授李春以“合成生物学赋能生物制造”为题,系统阐述了合成生物学在“双碳”目标、产业结构、能源碳税、生物基材料、粮食安全和健康生活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发展潜力,并指出我国在相关领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专题研讨环节,中山大学教授阮文红从材料科学助力生态治理的视角出发,提出功能化无机填料(如石墨烯)在微塑料降解、食品安全调控中的应用前景。绿洲计划(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首席营销官Manas以沙基纳米改性材料为例,介绍了其在农业节水、生态修复等领域的应用优势。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彭德良揭示了作物线虫致病分子机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王冲介绍了土壤生物强化根系促生抗逆的作用机制。
北京农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段留生教授出席会议。会议由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院长尚巧霞教授主持,特邀10位国内外专家进行学术报告,吸引了100余名专家学者参会。
(主办方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