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在新疆库尔勒召开

2025-10-23 14:46:46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梁乐

近日,我国时频领域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学术盛会——第十九届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在新疆库尔勒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山水梨城”,共话时频科技前沿,共绘国家时频体系发展蓝图。

本届会议以“引领时频创新,筑牢强国之基”为核心,围绕原子钟、世界时、守时授时、量子精密测量、国际单位制变革等关键议题,通过一系列高水平特邀报告、分会场研讨及论文交流,全面展示了我国时间频率领域近两年来的最新突破与丰硕成果。与会专家深入探讨了学科发展方向,为推动我国时频技术自立自强、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时间频率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保障社会高效运转和国家安全的‘神经中枢’。”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主任张首刚认为,随着数智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对时间应用精度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近年来,我国时频科技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原子钟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域实现国际领跑;世界时测量与服务彻底摆脱了对国外数据的依赖;国家标准时间(北京时间)的产生与保持不仅实现完全自主可控,综合性能亦跻身国际领先行列。我国正加速构建全球技术手段最完备、安全可靠性最高的空天地一体化授时体系,为“数字中国”建设提供坚如磐石的“时间基石”。

张首刚介绍,随着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的推进,即将建成投用的库尔勒授时台将成为国家授时系统的关键节点。这不仅将极大提升我国西部的授时能力与战略纵深,更将带动区域科技发展,促进地方信息化建设与科普旅游产业升级,实现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同频共振。

为激励青年人才投身时频事业,传承科学家精神,本届会议特别举行了首届“博雅时频青年奖”颁奖仪式。该奖项由北京大学王义遒教授个人捐资设立,旨在奖励在时频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青年学者。这一举措为我国时频科技的持续创新注入了新鲜血液。

据了解,全国时间频率学术会议自1980年创办以来,已成为我国时频领域凝聚共识、交流思想、推动创新的核心平台。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