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孙瑜 通讯员 吴婉秋
记者从中铁建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近日,由该公司投资建设的内蒙古乌兰察布105万千瓦/630万千瓦时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地下硐室工程核心技术方案通过专业评审,标志着全球总装机规模最大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作为目前全球装机容量与储能规模双第一的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其地下硐室被视为整个系统的“心脏”,承担着储存高压空气的核心功能。该集团联合清华大学、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攻克地下硐室工程技术设计方案,为我国压缩空气储能工程化应用提供了重要的设计示范。
据项目有关技术负责人介绍,该项目采用“深地空间+人工硐室储气”技术,在地下百米岩层中建设总容积近百万立方米的储气空间。项目采用先进绝热压缩空气储能技术,能量转换效率突破65%,具备低损耗、高效率的特点。
据了解,项目后期还将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实现与当地大规模风光发电的功率预测、协同控制和能量管理。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发电约20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万吨,有助于内蒙古实现新能源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的目标,将极大提升华北电网调峰能力与新能源消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