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10月22日,湖南省2025年度“弘扬科学家精神 系好学术生涯‘第一粒扣子’”专题宣讲活动在中南大学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赵中伟作主题宣讲,分享科研心得与家国情怀。
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科研作风和学风建设,引导广大科研人员自觉弘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恪守诚信规范,共同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热爱科学、献身科技的良好生态。
活动采用“1+100+N”的模式,即1个主会场设在中南大学,116个分会场及N个线上个人终端展开,覆盖了湖南省十四个市州近5.5万人次。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李建成在致辞中围绕高校科技工作者学习弘扬科学家精神具体实践以及进一步铸就实干担当的精神品格,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阐释。
湖南省科技厅厅长朱皖就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科研诚信与科学家精神的逻辑关系进行了解读。她称,高校、科研院所和医院作为科研诚信建设的主体,加强科研伦理和学术规范教育,并将之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应健全学术论文审核与抽查制度,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进一步强化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导向。
会上,科技部十司科研诚信工作有关负责同志围绕科研诚信主题开展授课,号召科研人员筑牢科研伦理底线、规避学术风险,保障科研成果质量、维护学术公信力,塑造科研人员职业素养。
湖南省科技伦理治理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党委书记张欣围绕“临床决策实践中的伦理难题及应对策略”主题,从医学伦理学的内涵与基本原则、临床决策模式的演变、临床决策实践中的伦理困境及应对策略等进行了答疑解惑。
中南大学教师代表李长俊、研究生代表王文博分别就如何具体践行“弘扬科学家精神 系好学术生涯‘第一粒扣子’”作了发言。
另悉,近年来,中南大学着力于持续加强学术组织建设,成立了校学风建设领导小组,推动教育、预防、监督、惩治为一体的学术诚信体系建设,将科学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贯穿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并通过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举办院士专家报告会、科普活动、“学风建设教育活动月”等多种形式,筑牢全体师生的科研诚信底线。
截至目前,中南大学有4个教师团队入围“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师和研究生群体中不断涌现“全国自强模范”“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最美援外医生”“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群体”等先进集体与个人,展现了学校科技工作者“心有大我、志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本次宣讲活动由湖南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卫生健康委、省科协等单位联合主办,中南大学、湖南省科技事务中心承办。
(受访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