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学者共话亚洲交通生态保护

2025-10-23 18:28:0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都芃

10月23日,代表亚洲交通生态学领域最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亚洲交通生态学学术会议(第三届)在北京召开。

本届会议由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交科院)、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高端智库联合国内外知名机构共同主办,来自五大洲14个国家的200余名交通运输、生态、环保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态廊道选址与监测、受损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等交通生态领域热点话题,共同探讨交通运输与自然生态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翁孟勇,世界银行首席环境经济学家乔万宁(Giovanni Ruta),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万军在开幕式上分别致辞,来自欧洲基础设施生态学会、澳大利亚交通生态学会、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的三位专家通过视频方式对本次大会召开表示祝贺,并希望与亚洲国家就交通生态领域开展深入交流。交科院院长陈济丁等六位国内外专家学者作了主旨报告。

截至2024年末,我国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超过600万公里,已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邮政快递网和世界级港口群。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的同时,我国交通建设工作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突出位置,坚持统筹兼顾,把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确保交通发展之路绿色、和谐、可持续。

“十四五”期间,交通运输部持续推进生态敏感区交通基础设施的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在重大项目建设中组织开展专项研究与建设示范,相关经验和成果已处于亚洲领先水平。交科院率先在我国提出公路路域生态学概念和理论体系,先后主持开展了多项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科研项目,部分研究成果被纳入国家标准《陆生野生动物廊道设计要求》。该院研发的基于水土资源调控与利用的坡面植被恢复关键技术、典型动物通道设置与生境营造技术及产品等,已在8省区市,20余个公路项目、超1500公里公路上成功应用。

交科院还作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唯一代表单位,受邀参编了欧洲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委员会主持的《生态可持续交通和其他线性基础设施的生态可持续全球战略》和国际自然保护联盟亚洲象交通工作组(IUCN)主持的《线性交通基础设施沿线亚洲象保护手册》《公路和铁路对亚洲象影响的缓解指南》。

亚洲交通生态学学术会议是亚洲首个专注交通生态学领域的学术盛会。首届亚洲交通生态学学术会议(在线会议)由交科院于2021年牵头策划召开,填补了亚洲缺乏交通生态学研究领域定期交流沟通平台的空白。目前该会议已成为每两年一届、以亚洲交通生态交流为主,同时面向全世界开放的学术平台。2023年依托交流平台成立了国际顾问委员会。迄今三届亚洲交通生态学学术会议总共已吸引了来自亚洲、非洲、欧美等22个国家600余名代表参会,影响力正在持续扩大。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