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10月23日,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决胜‘十四五’ 续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发布会上,四川省委农办主任、农业农村厅厅长蒋刚介绍了四川“十四五”时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主要成就。
“‘十四五’时期,全省第一产业增加值保持平稳增长,去年达5620亿元;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303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2.2:1。”蒋刚表示,“十四五”以来,四川锚定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加快建设农业强省的目标,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三农”工作取得新成效。
具体而言,“十四五”以来,四川开展“天府粮仓·百县千片”建设,深化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四良融合”,去年全省粮食播面9608.8万亩、总产726.8亿斤、单产378.2公斤每亩,分别较“十三五”末增加139.3万亩、21.4亿斤、5.7公斤,均创历史新高。
同时,四川出台《四川省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条例》,创新高标准农田整区域建设模式,“十四五”已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773.2万亩;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0.1%、较“十三五”末增加21个百分点;建成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有国家级制种大县10个、数量居全国前列;坚持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全省生猪出栏稳定在6000万头以上,保持全国第一;菜、果、茶、渔产量,分别较“十三五”末增长17%、31%、32%、17%。
“十四五”以来,四川大力实施“1+1+8”千亿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建圈强链,推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其中,累计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1个、产业集群10个,居全国前列。建设省星级现代农业园区277个;省财政每年拿出5个亿,专项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去年全省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率达到69%、较“十三五”末提升9个百分点;去年全省休闲农业收入1080亿元,较“十四五”初期增长249亿元。
此外,“十四五”以来,四川累计实施建设项目5.6万个、总投资622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7.6万公里、总里程达37.5万公里,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96%,实现“村村通5G”;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等工程,开展“蜀乡新风”行动,深化移风易俗,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村BA、村跑、村歌等“村字号”文体活动火热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