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宋迎迎 通讯员 王雪妍
“上合示范区的赋能,让我们对成果落地充满信心!”10月28日,在2025上合全球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现场,来自德国的参赛者乔纳森·拉哈尔难掩激动。
当天,2025上合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暨校地校企合作活动落下帷幕,乔纳森·拉哈尔带领MOSS具身智能交互机器人项目团队获得创业赛金奖。

今年7月,2025上合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赛事聚焦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领域,向全球创新力量发出邀约。聚焦产业升级与人才集聚,大赛设置创业赛、创新赛两大竞赛板块。
“创业赛和创新赛双轨赛制不仅能强力支持优质项目落地发展,更能通过企业与专家的双向选择,精准破解重点产业瓶颈,赋能地方经济发展。”胶州市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主任侯朝旭介绍,经过激烈角逐,两大竞赛板块各有10个项目脱颖而出,摘取金奖。

“金奖不是终点,而是合作的起点。”拿到创新赛金奖的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揭榜团队负责人副研究员张涛坦言,通过参赛,他们找到了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的转化落地路径,这比单纯的资金支持更珍贵。
随着20个金奖项目的落地,胶州市将继续提供资金支持、人才住房等配套服务。除对落地优质项目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股权投资外,胶州市还可提供最高1000万元的“人才贷”担保贷款,确保人才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发展好”,实现“人才落地—技术转化—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大赛期间,胶州市同步举行了校地校企合作系列活动,推动高校资源与本地产业需求深度融合。在10月28日的签约环节,青岛海尔制冷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侯庭毅,与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代表张乐聪签下产业人才“订单班”协议,双方将根据产业需求定制课程,定向培养技能人才。
“我们需要既拥有过硬技能又熟悉智能制造的专业人才,‘订单班’正好解决了这个痛点!”侯庭毅说。

活动现场,上合技能人才培养联盟成立。联盟将针对企业需求合作开发实训课程,助力山东省、青岛市产业发展。
“以前院校人才培养路径针对性不强,但是现在有了联盟,我们能及时了解企业需求,甚至可以联合企业开发实训课程。”张乐聪说。
以赛事聚人才,以合作促发展。近年来,胶州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举办3届上合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和11期人才“上合行”活动,吸引239家高校院所、500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走进上合示范区,推动57个科创项目签约落地,形成了人才加速集聚的良好态势。
(胶州市委宣传部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