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下降碳增油“硬骨头”——大庆油田CCUS-EOR扩大试验纪实

2025-10-29 17:40:23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朱 虹 通讯员 伊丽娜

  走进大庆油田采油七厂敖南油田CCUS-EOR(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与提高原油采收率)扩大试验区,生产监控及预警平台上各生产单元数据平稳闪烁。“这套自主研发的CCUS预警软件平台专用模块系统已稳定运行2个月了,井、间、站全靠它集中监控,实现了从‘人找故障’到‘故障找人’的管理方式转变。”采油七厂CCUS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王兆泓说。

  CCUS-EOR是一种将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与提高原油采收率(EOR)技术相融合的减排增油技术。不久前,大庆油田采油七厂敖南油田CCUS-EOR扩大试验区集输系统成功投运。作为我国CCUS-EOR先行者,大庆油田属于典型二氧化碳驱非混相油藏,1996年开展二氧化碳驱油探索,2014年在大庆外围榆树林油田突破特低渗透储层开发难题,实现连续9年稳产。

  2024年,大庆油田敖南油田开展CCUS-EOR扩大试验。截至目前,该试验区已累计向地层注入液态二氧化碳8.53万吨。亮眼的数字背后,是一场从技术突围到攻坚投产的硬核突破。

  创新方案提升工程质效

  CCUS-EOR技术捕集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将其注入油藏用于驱油和实现封存,从而达到碳减排与石油增产的双重目标。

  如果大庆油田敖南油田开展的CCUS-EOR扩大试验证实可行,那将实现降碳增油的双重效益,让外围油田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然而,这把实现双重收益的“金钥匙”却在大庆油田遇上了“硬骨头”。“大庆油田油藏深度浅、压力偏低、原油质地黏稠、地下岩层缝隙疏密不均,无法实现混相驱替,这会使驱油最终效果打折扣。”CCUS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白雪峰说。

  于是,CCUS项目经理部把目光落在了提压促混技术上,希望通过注气压力、焖井、油井流压控制组织,使地层压力尽可能地接近混相压力。当时,国内外还没有工业化应用的先例。为此,他们在敖南油田选择了1个试注井组开展先导试验。经过1年多的探索,部分采油井初见成效,这为后续验证技术适应性,开展扩大试验奠定了基础。然而,在扩大试验中,技术人员发现原方案中部分井区的注采井距太远,驱油“力道”难以传递,若不调整注采系统,试验开发效果将难以保证。

  为此,该项目部编制了多套扩大试验补充方案,结合经济效益与建设周期,最终将方案调整优化为:不新钻注入井,而是把原有油井转成注气井,基本保持现有井网,确保最佳开发效果。

  “有了这套方案的加持,采油七厂仅用113天就完成了一座日处理能力800吨规模的液态二氧化碳注入站,以及22口注入采出井及配套集输工艺流程建设。项目投产前累计向地层注入液态二氧化碳4.66万吨,地层压力也接近了混相压力。”CCUS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张兴广说。

  “由于注入地层中的是液态二氧化碳,压力高温度低,因此容易造成井口管线冻堵,这也是CCUS-EOR工程日常管理上面临的共同难题。而对于我们非混相驱开发来说,这种风险更高。”CCUS项目经理部技术人员孙华玺说。伴随投产工作的推进,井口回油低温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为了顺利投产,在大庆油田CCUS专班及相关部室的组织下,CCUS项目经理部闯出新路:创新采用“水气交替+焖井扩散+单井动态调控+产液量大及末端井先进环”的投产方式,实现了扩大试验区38口投产井一次性顺利投产。

  “水气交替就是先要用水封堵气窜通道,再把二氧化碳驱赶到原来水到不了的地方去驱动原油。”孙华玺说,而焖井扩散则类似于将干海绵浸入水中:若将海绵立即取出,内部仍是干的;但若压在水中让其“焖”一会儿,水便会缓慢扩散,逐渐渗透至海绵每一个细小孔道。对应到油藏中,注气后关井“焖”一段时间,正是为了让二氧化碳在地层孔隙中有足够时间扩散,并与原油充分作用。这一过程能有效降低井口采出气量,避免因低温二氧化碳集中产出而导致的集油环冻堵风险。

  持续攻关“唤醒”沉睡原油

  “在探索新路的过程中,技术是关键。”该项目部经理夏泽成心里有本明白账,科研人员不仅需要在复杂的地下迷宫中进行精密的“气体推油”操作,还要面对注入参数设计、驱替过程控制等前所未有的挑战,更要应对二氧化碳气窜、腐蚀、冻堵等生产管理难题。

  为此,CCUS项目经理部以技术为驱动、管理为保障,充分利用扩大试验,积攒起了专业化的开发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如今,他们已承担及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开展《敖南油田低渗透储层吸气下限研究》等6项研究攻关,有针对性地开展二氧化碳驱控气窜工艺技术、二氧化碳驱井筒防腐技术等五项工艺技术研究,为后续效果达标后的工业化推广铺平道路。

  据了解,目前,他们正在制定完善涵盖二氧化碳驱油藏、采油、地面、生产安全四方面的适用性标准规范,着力构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打造可复制推广的敖南二氧化碳开发管理体系。

  “我们将继续强化工程思维,以大庆油田高质量发展为中心,做好四个注重,走好低碳转型四条道路。”夏泽成说,他们秉承“共创共享、合作共赢”发展理念,建立了一条外部顺畅沟通、内部高效协作的技术发展道路,促进CCUS工程技术一体化发展。

  当碳流在地下发力,慢慢“唤醒”沉睡的原油,这场技术突围早已超越了单一工程的意义,它不仅让“老油田”有了“新生命”,更在碳捕集利用的赛道上,为能源行业低碳转型踩下扎实一步。

责任编辑:苏菁菁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