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下棋、张口成歌还能虚拟做实验!CCF计算机展解锁科技互动新体验

2025-10-29 13:48:2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实习生 邱彩依

日前,在黑龙江哈尔滨举行的首届CCF计算机展览会现场,互动体验区的人气简直要“溢出屏幕”。有人俯身与机器人棋盘博弈,攥紧的拳头暴露着紧张;有人对着麦克风描述心事,下一秒就收获专属rap;还有人戴上MR眼镜,瞬间“钻进”实验室摆弄试管。这些曾只在科幻片里的场景,正顺着展台的灯光,悄悄溜进普通人的生活。

棋盘上的人机过招:连“偷换棋子”都被看穿

要说全场最热闹的“战场”,非棋类互动区莫属。十多张棋盘一字排开,围棋的黑白对垒、象棋的楚河汉界、五子棋的步步紧逼、国际象棋的王室交锋同时上演,每桌都围满了踮脚围观的人。“终于赢了!”一阵欢呼打破重围,刚和机器人结束第三回合对战的张先生擦了擦手心的汗,兴奋地说,“这机器人太凶了,招招都是进攻型打法,半点儿不放水。我刚才偷偷想换个棋子蒙混过关,它的机械臂直接停在半空‘瞪’我,告诉我‘请勿违规’,简直比裁判还严,要不是选了‘初出茅庐’模式,我早输得底朝天了。”

商汤元萝卜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款专业版机器人可是‘全能陪练’,从新手到高手的模式都配齐了。它的‘眼睛’是视觉识别系统,‘手’是精准机械臂,再加上AI对战算法加持,就算是有基础的棋友也能练得过瘾。尤其是围棋,最高能对标职业九段,那可是围棋界的天花板水平。”

不远处,几只太空兔造型的机器人前,围满了体验的小同学。长长的耳朵、灵动的眼神,让这个“棋老师”亲和力拉满。“这是给3到12岁孩子设计的启蒙款,四种棋类都能玩,还能上基础课、闯残局关。”上述负责人演示起“趣味卡片编程”。小朋友把印着指令的卡片排好,机器人就会根据不同指令做任务,“不光是学下棋,更能让孩子自己设计规则,锻炼逻辑思维和编程感,玩着玩着就开窍了。”

比起手机APP里的虚拟对弈,实体棋盘的落子声、机械臂的精准动作,让下棋多了份真实的仪式感。“以前找人下棋得凑时间,玩手机又少了点氛围。这个机器人随时能陪你练,落子的重量、棋子的触感,都和真实对弈一模一样。”体验者的话,戳中了不少棋友的心声。

零基础当“音乐制作人”:说句“麻辣烫”就变rap

展区另一侧,一段节奏轻快的rap突然响起,瞬间把氛围拉到高潮。“热油一泼,辣子炸开火光。香气冲天,舌尖直接投降。这不是面,是街头的勋章。你尝一口,就懂什么叫王。”歌词里的烟火气让围观者忍俊不禁,而创作者刘女士更是笑得合不拢嘴:“我就跟AI说‘昨天吃了碗油泼面,想写首rap纪念一下’,也就几秒钟,歌就出来了,连MV都配好了卡通动画,我已经下载当手机铃声了!”

广州趣丸科技公司的朱禹杭介绍:“我们就是想让‘做音乐’不再是专业人士的专利,人人都能当回创作者。”这款音乐AI彻底打破了门槛,不用懂五线谱,不用会乐器,哪怕只是随口描述心情、讲个小故事,AI都能立刻匹配曲风,写出歌词、编好旋律,还能生成专属MV。

更贴心的是旁边的智能吉他,琴颈上嵌着LED灯,会跟着乐谱一步步“指路”。“就算从来没碰过吉他,跟着灯光按弦、拨弦,也能弹出刚创作的歌。”朱禹杭边演示边说,从“灵感迸发”到“自弹自唱”,一站式搞定,不少体验者都直呼“解锁了新技能”。

展台上的精美小摆件也藏着黑科技,这些都是AI—3D打印的作品。“传统3D打印得自己建模,没个几天搞不定,还得花钱请人改。我们这个只要上传一张照片,AI就能生成好几种风格的3D模型,打印出来就是现成的摆件。”朱禹杭拿起一个卡通造型的钥匙扣介绍,便捷度和效率都翻了好几倍。

MR“穿越”实验室:爆炸实验也能放心做

在MR理化生数智实验空间,一群参会者戴着MR眼镜,手里凭空“捏”着试管、“倒”着试剂,嘴里还念叨着“加酚酞溶液,变红了。”“加热到100度,沸腾了。”明明身处展会现场,却像真的站在实验室里。

沈阳金冉科技的渠道总监陈宏达解释道:“这款设备就是把实验室‘搬’到了任何地方。以前学生做实验,只能在学校实验室,时间有限,像爆炸、腐蚀这种高风险实验,老师不敢让学生多练,可新课标又对实验能力要求更高了,这就是个老大难问题。”

而MR技术恰好解决了这个矛盾。戴上眼镜,眼前就会出现虚拟的实验器材,物理的电路连接、化学的酸碱反应、生物的细胞观察,都能1:1还原,不用怕打碎仪器,更不用担心安全隐患。“就算模拟‘氢气爆炸’实验,也只是看到虚拟的火光和烟雾,绝对安全。”陈宏达说。

这套系统还藏着“教学神器”的小心思:针对中学新课标设计了43节实验课程,每一步操作都会实时记录数据,完成后还能生成评分报告,哪步操作错了、哪个知识点没掌握,一目了然。“学生可以反复练薄弱环节,把原理吃透了,再做真实实验就得心应手了。”

目前,这套设备已经在绥化市第九中学投入使用。“老师反馈说,学生们的实验兴趣高多了,知识点掌握得也更扎实。”陈宏达介绍,数字化让教学变得更安全、更有趣,也更高效。

这场展会让我们看到科技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能带来乐趣、解决难题的“伙伴”。这些正在融入生活的高科技,正悄悄改变着我们的体验,让未来变得更触手可及。

责任编辑:聂慧敏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