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创活水,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聚焦科技赋能

2025-10-29 19:23:57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孙明源

“科技+金融”的双向赋能,既是我国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动力。10月27日至30日,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在北京金融街举行,主题为“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在今年的论坛上,“科技+金融”是多场活动的核心议题,金融业的创新与变革,离不开科技的参与与赋能。

“构建全链条智能化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深化普惠金融服务模式创新,推动养老金融服务提质增效,筑牢金融安全与科技治理体系。这是首都金融的‘五篇大文章’。”在28日的金融科技大会上,北京市副市长孙硕表示,面向“十五五”,北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强化金融科技的引领作用。

政府对于金融科技政策的关注,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鹤新的发言中亦有体现。朱鹤新表示,人民银行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工作,正在通过政策推动、试点带动、标准规范等措施推动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论坛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一系列金融标准,涉及数字治理、智能监管和场景落地等领域,为全球金融科技规范提供了支撑和样板。

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已经落地成为成熟的金融应用。在29日的金融与科技双向赋能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南京银行信息技术部总经理叶照提及,银行正在深化数字化转型,将数字技术能力全面融入业务经营管理。厦门国际银行首席信息官王丰辉举例说,区块链等技术对国际金融活动的合规性和可追溯性起到了显著的助力作用。

“无论是科技还是金融,落点都是服务于高质量实体经济的发展。”山西财经大学副校长张文龙评论说,科技与金融在产业生态中的融合具有必然性。

在28日的“科技驱动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升级”论坛上,现场企业提供了许多鲜活的案例。招商银行总行公司金融总部副总经理林健介绍,招商银行积极运用科技赋能,构建企业碳排放核算体系,搭建ESG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并利用AI大模型提升绿色信贷识别效率。

从实践来看,我国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长足发展,已深度融入资本市场全链条,从企业上市预先审阅到智能投顾服务优化,显著提升了市场运行效率。国泰海通首席信息官俞枫表示,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技术革命,成为新质生产力核心载体。

“作为一家证券公司,我们前瞻布局,落地千亿级参数垂类大模型,在智能服务、投顾、投研等九大领域全面应用。”俞枫表示。

作为科技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产业对科创产业的发展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今年的论坛年会继续邀请工信部合作承办了金融赋能科技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议题活动,并举行了以“生态共建:深化金融与科创产业全球协调发展”为主题的企业家圆桌会议。

圆桌会议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党组成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郭兰峰表示,金融与科创深度融合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撑。

“未来,要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畅通科创企业融资渠道,推动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投向关键技术领域和前沿产业;鼓励金融机构加快产品与服务创新,为不同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郭兰峰强调。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