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转体球铰100%无损回收  “新津智造”实现新突破

2025-10-29 22:31:57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实习生 肖云梦

10月29日,记者从成都市新津区获悉,近日“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空铁联运项目上的西安欧亚大道上跨货运北环线高架桥,顺利完成桥梁体系转换及转体球铰100%无损回收,创下有公开报道的全球同类项目中,首个成功实施转体球铰不顶梁取出回收的工程案例。该项突破源自新津企业济通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济通股份”)联合合作单位联合研发的“墩顶可拆卸自落梁智能转体”技术。

据悉,西安欧亚大道上跨货运北环线高架工程是“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空铁联运项目的关键节点,作为市政工程中罕见的双幅非对称悬浇梁墩顶同步转体桥梁,国内外参考案例稀缺,非对称转体、转体系统实施、动态监测等工序技术难度极高。

为突破技术壁垒,济通股份联合合作单位中建三局集团西北有限公司、中铁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申报了“基于可调高度球铰的非对称双跨连续梁门式墩墩顶转体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在智能测控系统的基础上,三方联合研发出“墩顶可拆卸自落梁智能转体”技术,为项目量身定制了非对称双跨预应力砼连续梁墩顶转体方案。

在桥梁转体中,济通股份还自主研发的智能转体球铰系统,采用墩顶转体,将转体设备与作业面布置在墩顶低位平台,降低转体重心与承载力需求,确保转体过程安全平稳,同时通过智能测控实现精准姿态调整,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在随后的桥梁体系转换阶段,济通股份团队凭借创新技术,在不使用同步顶升设备的情况下,仅通过低于球铰承载力1%的辅助力,便实现了桥梁荷载从转体球铰到永久支座的平稳过渡,完成了球铰的无损脱空与原位回收。

据了解,传统墩顶或墩底转体采用的永固型球铰,转体后即并入永久结构,无法拆离复用,造成资源浪费与沉没成本。而本次项目使用的转体球铰及反力座等设备可100%回收再利用,不仅避免了专用构件的资源占用,更显著降低了工程综合造价与碳排放。此外,体系转换与球铰回收均在墩顶原位完成,不占用桥下通道与铁路股道,最大限度减少了对施工区域列车同行及城市交通运营的干扰。

近年来,在新津“3+2+N”先进制造产业体系培育下,新津智能制造产业加速发展。作为四川天府新区公园城市示范区域和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地,新津经开区聚焦“立园满园”,已集聚相关企业813家。其中,工业企业544家,规上工业企业25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71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中小企业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家,围绕绿色食品、新能源、轨道交通三大主导产业,构建了具有显示度和竞争力的“3+2+N”先进制造产业体系,着力建设“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成渝科技成果转化基地”“西部制造业转型升级先行区”。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