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涵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科学仪器被视作科技创新的“硬件基石”。随着国际竞争加剧、关键技术作为贸易壁垒的问题逐渐突出,国产科学仪器的进步对中国科研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记者从11月1日在上海大零号湾会议中心举行的科研仪器平台建设与运行管理研讨会暨国产仪器进校园活动(上海交通大学站)获悉,上海交通大学(以下简称“上海交大”)正通过与相关国产仪器企业开展验证/应用示范合作,积极推动国产科学仪器走进高校实验室,加快上海市的国产科学仪器应用平台建设。
“十四五”期间,科技部通过“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重点专项,围绕国家基础研究与科技创新重大战略需求,以关键部件国产化为突破口,重点支持高端科学仪器工程化研制与应用开发。面向“十五五”,国家将全链条推动高端仪器关键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在上海市《促进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推动下,上海高校正将自己作为国产科学仪器应用的“土壤”,助推国产仪器产业快速成长。
上海交大是其中的代表。该校响应上海市国产仪器推广部署,积极推进国产仪器替代与创新,在论证、采购环节向国产仪器倾斜,为部分国产仪器采购设立绿色通道,切实助力国产高端仪器发展。
“科研仪器领域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与通力协作。”在本次活动开幕式上,上海交大党委常委、副校长蒋兴浩表示,希望各方交流更加紧密,让“好做法”催生更多“好成效”;希望沟通渠道更加畅通,让更多“好想法”变成“好产品”;希望机制更加健全,让“好平台”产出更多“好成果”。

活动开幕式上,举行了“格新坊”揭牌仪式和校企双方战略协议签约仪式。据悉,上海交大成立“格新坊”,旨在激活处置废旧资产潜能。“格新坊”将通过专业化拆解,助力高精密仪器的维修与低成本更新,提升科学仪器利用效率。同时,上海交大分析测试中心与相关国产仪器企业开展验证/应用示范合作,通过“压力测试场”模式,推动国产设备从“专用”向“通用”升级。这为国产仪器的性能提升和应用拓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在本次活动同期举行的国产科学仪器展和上海交大部分科学仪器成果展上,高校、科研院所与国产仪器厂商就科研需求、设备支撑和技术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38家国产仪器企业展出了它们最新的科学仪器产品。作为国产科学仪器企业的优秀代表,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现场展示了其自主研发的低场核磁共振高端科研仪器在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等多领域的应用解决方案,彰显了国产科学仪器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成果。“目前,我们的仪器已服务于全国数百家高校、研究院所及企业,为相关行业的技术研发与质量控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撑。”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截至目前,纳入重大科研基础设施与大型科研仪器国家网络管理平台的大型科研仪器总量已超15万台(套),累计原值超2500亿元。仪器开放率从2015年的50%大幅提升至2024年的100%。随着中央级单位科研仪器对外共享机时从2015年不足50小时提高到2024年的273小时,国产科学仪器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