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李禾
近日,辽宁省环境科学学会“辽宁老工业基地化工园区生态转型与智慧化治理路径研究”课题组对区域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系统性对策和建议。该研究旨在以“双碳”目标为导向,推动园区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
针对辽宁老工业基地化工园区生态转型与智慧化治理,课题组提出六大建议:一是构建绿色技术创新联合体。建议以科研院所为主体,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通过设立产业研究院、中试基地和成果转化中心,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撑,培育新材料、精细化工等新兴产业集群。
二是以数字化驱动产业蝶变升级。建议深化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动园区智能化改造和企业数字化工厂建设,实现关键岗位“自动化减人、机器化换人”,培育“产业化+数字化+智能制造”新业态。
三是系统制定碳达峰路线图。建议建立健全园区及企业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并基于“以地定产、以产见碳、以碳优产”原则,制定差异化的碳达峰实施路径。
四是打造零碳示范区。建议通过加大清洁能源替代、推动企业间能量梯级利用、系统优化园区能源体系,持续提升碳生产率,建设零碳示范园区。
五是加强全链条物质流管理。建议建立重点行业物质流、能量流数字管理系统,并运用电子标签、人工智能等技术,构建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信息监管系统,实现来源可循、去向可溯、状态可控的闭环管理。
六是建设高水平人才生态圈。建议制定专项人才规划,加大绿色低碳领域人才引进力度,深化与院校合作,培养本土化专业人才,为园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保障。
据介绍,上述建议也是2025年度辽宁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项目《辽宁老工业基地化工园区生态转型与智慧化治理路径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组指出,根据六大建议和对策,可形成“技术-管理-人才”三位一体的系统解决方案,为辽宁乃至全国同类老工业基地化工园区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实施路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