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文静 科技日报记者 张添福
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层峦叠嶂的大地上,盘山公路如纽带串联起散落的村落。有一支队伍16年来始终奔波在蜿蜒山道上,那就是乐都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
自2008年组建以来,16名队员怀揣对电影事业的赤诚与乡村文化振兴的使命,以车轮为舟、以光影为桥,在沟壑纵横的山乡里,书写了一段跨越十六载的文化坚守故事。
“不让任何一个村落错过光影温暖”,这是放映队始终坚守的承诺。面对乐都乡村“点多、线长、路远”的实际情况,队员们制定了精准到村的放映计划:全年完成5000多场次的放映任务,让全区354个村的乡亲们都能定期享受到“家门口的文化盛宴”。这个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是队员们日复一日与山路的博弈,是年复一年对初心的坚守。
每年3月至10月,是乐都乡村电影放映的“黄金时段”,也是放映队最忙碌的日子。高原的春日尚有寒意,秋日已添霜露,队员们却从未因天气而耽搁。每天下午3点,装载着放映机、幕布、音响的车辆准时从县城出发,沿着蜿蜒的盘山公路向各村驶去。
在村委会大院、乡村文化广场,他们熟练地拉线、架幕、调试设备,哪怕是遇到刮风、轻微降雨等突发情况,也会迅速调整场地、加固设施,确保每一个环节万无一失。当夕阳为远山镀上金边,夜幕缓缓笼罩乡村,村民们便陆续搬着小板凳、带着孩子赶来,原本寂静的广场渐渐热闹起来,大人的闲谈声、孩子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等待着光影拉开帷幕。
放映队的影片库里,永远藏着“老少皆宜”的巧思:既有《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红色经典,勾起中老年人的怀旧情结;也有聚焦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现实题材影片,贴合年轻人对家乡发展的关注;更有农业技术推广、普法宣传、应急避险等科教影片,以及孩子们喜爱的少儿动画,让光影成为传递政策、普及知识的“流动课堂”。
乐都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队队长黄得梅表示:“现在是11月份,我们的放映任务也基本结束了,但是只要有群众想看电影,我们依旧会到村里去放映。我在乐都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的道路上已经走了16年,按年龄我该退休了,但是我还想继续干下去,做一辈子放映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