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通讯员 胡玉立
近日,在全长120公里的秦巴山区出川“大动脉”巴万高速上,智慧运营管理系统稳定运行、智慧感知平台全线监测感知精准预警、无人机+智慧巡检车在高速公路来回奔走……这些设施让高速公路变得“聪明”“智慧”起来,助力高速公路管理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2024年底,中国能建葛洲坝交投巴万高速公司启动建设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等互联技术的智慧运营系统,旨在实现运营管理数据汇集自动化、信息推送实时化、信息服务多元化、运营分析智慧化。

“以前公司收费、机电、养护、服务区日常管理产生大量的营运数据,信息量日益庞大,采取传统方式记录,耗费大量人工及时间,不便于查询,同时数据分析高度依赖人工,造成分析工作效率不高、成本较大、信息利用率不高。”巴万高速运营管理部部长李皓介绍,“智慧运营系统建立后,利用AI大数据云端分析,可实现数据的自动统计、分析,并形成图表,及时获取各类运营情况,为各项运营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大幅提升工作效率。”
目前,巴万高速8个高速收费站16条混合车道已投入无人化运营。车辆驶入车道,智能检测设备自动识别车牌车型、弹出通行卡,驾乘人员只需按照语音提示,即可自助完成取卡、缴费等操作。遇到问题时,驾乘人员可一键呼叫工作人员处理。工作人员通过可视对讲、语音交互等方式,为驾乘人员提供远程服务。无人化运营使通行效率实现跨越式提升,混合车道单车通行时间压缩至5秒内,故障响应效率提升3倍,高峰时段拥堵程度降低50%以上,平均节省2小时以上人工核算时间。

据介绍,智慧感知平台具备AI图像检测技术,对全线700路监控图像,可即时预警、报告拥堵、逆行、停车、行人、施工等异常事件,同时,可重点监测21处风险点位,聚焦桥梁、隧道、高边坡、立交互通等重点部位。节日假期,巴万高速杨柏服务区车容量基本达到饱和,存在拥堵情况,30秒内,智慧感知平台AI异常事件检测系统自动预警,当班监控员接到预警后,随即通知高速交警、执法、管护队前往现场进行疏导。监控中心同时加强了杨柏至通江路段沿途照明,对拥堵路段可变情报板发布警示信息,提示司乘人员前方服务区拥堵,为解决现场拥堵,提供了信息支持。数据显示,智慧感知平台让交通事故数下降37%,交通事故处置效率提升56%,交通安全治理能力提升42%。
此外,巴万高速配备的无人机与智慧巡检车正成为高速巡查的“好帮手”。智慧巡检车能开展公路病害智能识别,可实现路面裂缝、坑槽、路侧交安设施等12种病害的自动化快速采集及高精度定位。“以前完成一次人工全线巡查最少需6.5小时,巡查人员需手动拍照、下车测量、现场登记;现在借助无人机,短短几小时内就能完成过去需要数天甚至数周才能完成的巡检任务,这样能更快地掌握公路的运行信息,对风险提前处理。”巴万高速管护队员表示,目前,智慧巡检车日常巡查病害量提升10倍以上,巡查速度提升3倍以上,极大提升巡查效率,降低安全风险。
(受访者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