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大学首次获批2个国家级科技小院

2025-11-11 16:30:1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洪敬谱 通讯员 方未已

11月11日,记者从安庆师范大学获悉,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日前发布《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的批复》,安庆师范大学牵头建设的“安徽肥东山核桃科技小院”“安徽迎江番茄科技小院”获批,这是安庆师范大学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精准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新突破,成为学校服务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产教融合样板”。

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是以研究生与科技人员入驻农村、产业等生产一线,零距离、零门槛和零费用服务于农户及生产组织为特色,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农业科技社会化综合服务平台。

作为扎根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农业科技尖兵”,两个科技小院均以“校+企+科研院所+科协系统”协同模式构建攻坚体系,精准破解产业发展瓶颈。

“安徽肥东山核桃科技小院”由安庆师范大学依托安徽水清木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共建。首席专家杨邵带领木本油料研究团队,聚焦薄壳山核桃产业“重规模、轻品质”痛点,主攻主栽品种筛选评价、快速建园技术研发两大课题,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品质效益双提升”转型。团队创新构建“科研攻关+技术服务+人才培养”三位一体模式,将研究生培养嵌入品种筛选、栽培研发、田间推广全流程,培育出“懂理论、会实操、接地气”的技术骨干,参与选育的“合薄1号”获安徽省良种认定,成为老区林果产业升级的“金种子”。

“安徽迎江番茄科技小院”由安庆师范大学依托安徽润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主导建设,联合浙江大学、安庆市长三角未来产业研究院等单位共建。首席专家汪黎明带领科研团队以“破垄断、提效益”为目标,深耕番茄产业全链条攻关,引导研究生驻点大棚,深度参与种质资源筛选、营养强化型新品种选育及精准生物育种技术研发。目前,团队培育的番茄新品种实现经济生态双赢,亩均新增产值500元、降本150元,新品种抗病抗逆性强、减少农药使用,推动老区番茄产业从“跟跑模仿”迈向“自主创新”。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