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级精度“搭积木”  集大原高铁异形雨棚工法创标杆

2025-11-18 18:27:32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华凌 通讯员 王梦娜 边忻云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重要组成,集大原高铁串联晋蒙两地,承载区域协同发展重任。由中铁六局建安公司承建的JDYZF-1标怀仁东站、应县西站、山阴南站3座高铁站房,其站台雨棚采用流线型大跨度多曲面异形清水混凝土结构,相关创新施工工法近期获评省级工法,刷新行业建设标杆。

该异形结构对线性精度、表面平整度要求严苛,传统现浇工艺易出现麻面、裂缝等问题。项目部组建技术攻关小组,创新提出“单元化设计、工厂化预制、模块化拼装”思路,研发高精度施工工法破解技术瓶颈。

数字化技术成为精度核心保障,团队深度融合CAD与BIM技术,先通过CAD完成弧形精准排版,再用BIM建立全参数化三维模型,将复杂曲面转化为可量化追溯的坐标数据。借助数字化模拟完成受力分析、管线碰撞检测与施工预演,前置化解风险,同时将结构拆分为标准化预制单元,实现设计精度向制造精度无损传递。

施工中采用“先竖向、后悬挑”顺序,为异形构件定制专用模具,工厂预制的清水混凝土单元经吊装精准就位后,通过高强连接件固定,实现预制与现场施工并行作业。该模式使整体工期缩短约30%,大幅减少高空作业与脚手架工程量,更实现主体结构“零缺陷、免装饰”,雨棚表面光滑平整、线条流畅,尽显清水混凝土自然质感。

此次省级工法的认定,是对该创新成果的权威认可。该工法为异形清水混凝土结构施工提供了可复制方案,推动高铁建设从“现场浇筑”向“工厂智造”转型,为集大原高铁全线如期开通奠定坚实基础。

(边忻云 摄)

责任编辑:王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