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通讯员 王媛
近日,普光气田主体湿气增压工程1号增压站3台高含硫压缩机组在完成8000小时全生命周期保养后平稳启动。在此次保养中,普光气田首创渗透检测技术,标志着我国高含硫气田核心装备运维取得新突破,为同类设备长周期运行管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据悉,普光气田主体湿气增压工程是国内首个大型酸性气田增压开采项目。该项目包括2座增压站及7台高抗硫压缩机组。其中,1号增压站及所辖的3台高抗硫压缩机组于2024年9月投运。运行期间,该站单台机组最大处理能力为52.5万立方米/天。目前3台机组增气能力达40万立方米/天。
此次保养中,保养团队首次实施机组活塞抽出检查,并创新采用渗透检测技术对活塞杆体进行高精度无损探伤,经规范操作与细致分析,精准确认杆体无裂纹、磨损等隐性隐患。针对高含硫腐蚀环境,还对空冷器翅片实施镍基合金喷涂以提升耐腐蚀性能,并开发专用防冻液配方优化冰点,进一步保障设备适应恶劣工况。
在回装调试环节,保养团队对活塞杆跳动量、十字头滑道间隙、曲轴轴向间隙等关键运行参数进行精密测量,数据显示所有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充分印证了保养工作的高质量与可靠性。最终,机组经过氮气和酸气的严格气密测试,无任何漏点,性能恢复如初。
“8000小时保养是机组运行的重要节点,活塞清洗与渗透检测的结合,为高含硫环境下设备隐性缺陷排查提供了可靠方案。”工艺设备首席专家张广晶表示,此次8000小时保养不仅保障了气田增压连续性,提升了系统处理效率,更验证了国产高含硫机组长周期运行的可靠性,为气田产能释放和能源保供筑牢设备根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