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11月17日至18日,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第九届国际赛生物医药与健康、新材料两大行业决赛相继在深圳光明科学公馆举办。来自全球11个赛区的43个顶尖项目在云端集结,上演精彩对决。

生物医药与健康行业决赛参赛项目覆盖新药研发、精准医疗技术、智能诊断设备、数字检测平台等前沿方向。经过激烈角逐,最终6个优秀项目脱颖而出。
其中,“数字PCR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产前检测产业化”项目,凭借其领先的无创产前检测技术,以其广阔的市场前景与应用潜力荣膺一等奖。
深圳理工大学药学院教授白雪峰表示,不少参赛团队非常看重与中国市场的对接机会,希望通过赛事平台寻求落地支持、产业合作与政策赋能,实现技术价值的商业化放大。
当前,光明区在生物医药领域已汇聚了卫光生物、康泰生物、万和制药等一批龙头企业,重磅打造国家级生物制造领域产业创新平台。随着卫光生命科学园、银星光明生命健康科技园等一批专业化园区的建成投用,未来还将释放超100万平方米的优质产业空间,为全球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团队提供从研发、中试到产业化的全链条支撑。

11月18日,新材料行业决赛参赛选手围绕高性能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绿色环保材料等方向展开激烈竞逐。其中,“矩侨工业新一代柔性纤维传感器”项目一举夺魁。
光明区在新材料领域产业基础坚实,已培育和引进欣旺达、贝特瑞、星源材质等一批领军企业,产业集群规模突破1300亿元。区内拥有30多家国家及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为材料技术突破提供了强大支撑。同时,新材料与区内高端医疗器械(集聚迈瑞医疗、科曼医疗等龙头企业,集群规模超500亿元)等优势产业的交叉融合,持续催生创新增长点。
“我们看重的不只是技术的原创性,更关注它能否真正推动产业变革。”光明区新材料中试转化研究院院长林海晖强调,光明区的新材料产业布局为创新项目提供了宝贵的发展空间。
据悉,自2022年承办深创赛国际赛相关赛事以来,深圳市光明区持续深耕海外创新资源,不断完善全流程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项目洽谈、政策对接和园区考察,为海内外优秀人才和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吸引6个优质国际项目落地光明。
(主办方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