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全流程  老油田焕发新动能——大庆采油一厂的“智变”之路

2025-11-25 20:56:45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朱虹 通讯员 刘洋

“西5-E28井回压异常升高,立即现场处置!”11月25日清晨,大庆油田采油一厂第三作业区中四采油队数智集控室刘晶,紧盯屏幕上弹出的报警信息,指尖飞快操作——瞬间定位井点、调取实时数据流、智能判断故障原因、同步指令至采油工韩磊,一套流程行云流水。仅用一个小时,故障顺利排除,井口恢复平稳出油。这样高效的处置场景,已成为采油一厂生产一线的常态。随着油田数智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很多像韩磊一样的采油工,从单井全责管理转向了井组全域运维,成了“智控管家”。

采油一厂是开发建设60多年的老油区,地下井网错综密集,地面管线设备老旧,给数字化改造智能化转型带来了极大挑战。然而,他们坚持精进现代化采油厂建设新范式,探索形成地下地面多维协同联动的管理模式,数智赋能注入、采出、集输等关键环节,让老油田在数字浪潮中焕发新生。

地下智探油藏 数据驱动开发提效

在采油一厂地质研究所精描室的电脑屏幕上,一个孪生地质体生动演示新建产能区块的油藏构造,科研人员讨论着每个小油层的可动用程度和开采难度。有了数字孪生油藏模拟开发技术,他们准确判断油在哪、矛盾在哪,快速筛选出最高效、最经济的开发模式。

如何从实际出发,量身定制开采方案是关键。以往,这是一项耗时费力的大工程。技术人员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人工分析。一口井就需要1个小时,要是面对一个区块,哪怕20人齐心协力,也要花两周时间才能完成。

大数据分析优化决策技术的探索应用,能够快速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让方案一键生成。这可不是简单的粗略规划,而是从井口到几十个小油层,每一个调整细节都考虑得面面俱到。技术规模应用后,使1300余口井的年含水上升减缓了0.42个百分点。

为了给油藏做“CT扫描”,掌控注入端的生产数据,曾经各采油班常常要“排队预约”测试班。由于测试一口井需要3天时间,测试工不得不驻扎野外,把餐食和寝具也搬到井场去。

在智能测调分注技术推广应用后,这一切发生了巨大变化。技术人员坐在办公室操控电脑,就能为油藏体检,远程调节水嘴的开度,精确控制注水量,使测试效率提升了7倍,注水合格率提高了7.9个百分点。

如果说,这项技术是注入端的“智能技师”,那么,正在精细化挖潜示范区推进的智能分采技术,则是采出端的“智慧先锋”。它们像是油田的左右脑,相互配合,能让注采两端协同联动,控制低效无效循环,还有望填补采出端生产数据采集的空白,为开发管理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我们在不断提升油藏开发管理智能化水平的进程中,全力打造多学科、全链条、一体化的开发模式,为特高含水后期油藏高质量开发提供技术支撑。”采油一厂地质研究所副所长张国军说。

地面智控运维 数智重塑生产模式

今年,采油一厂打造的大庆油田首个厂级数智生产指挥中心正式建成投用,这里的巨大屏幕仿佛是一扇通往百里油区的“智慧之窗”。监测人员只需轻点鼠标,就能将全厂生产动态尽收眼底。而且,也极大地改善了采油工的工作方式。过去,顶烈日、冒风雪奔波巡井;如今,一屏统览、一网统管,坐在屏幕前就能完成智能巡检。在第七作业区,异常单井的平均处置时间,就比从前缩短了27小时,单井减少油量影响2.25吨。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原油被集中处理平稳外输后,才算大功告成。

南1-1联合站集输班的数字化“翻新”,让老员工们感慨不已。过去切换应急流程,14个人至少得忙活两小时;如今,班长刘艳军在中控室点下鼠标就能做到“秒切换”。屏幕上700余个生产参数实时更新,生产状态一目了然。这里已是油田集输处理功能最全、数字调控覆盖最广、劳动用工最少的联合站,站内9个生产区域全部实现无人值守。

数字化技术就像一双无形的手,推动原油生产更加高效有序,而数智运维团队一直是默默耕耘的“幕后英雄”。

“宁调千万遍,不差一个点!”这句口号,是团队的工作准则。为了让物联网建设全面覆盖2万余口油水井,团队成员曹媛带领突击队扎进井场,日夜奋战两个月,治理井间数据3.5万多条。

面对大规模仪表设备的管控困境,团队专家李跃波和成员们常常利用生产间隙、夜间检修窗口展开测试,有时要在不同工况下反复调试到凌晨。经过无数次的试验与优化,完成了无线仪表在线比对技术测试,成功实现无需中断生产即可进行数据校准与状态监测。全厂四万多台无线仪表100%在线受控,数据准确率大幅提升。

“目前,我们解决了8000余口井次的数字化问题,把11个试点班组打造成了名副其实的‘样板间’。同时,还在探索班组级运行模式专业化重构、作业区级管理模式区域化重组、厂级指挥模式一体化重塑。”采油一厂数字化运维中心主任董江说。

采油一厂正用数智化的力量,让老油田的每一口井、每一座站,都焕发出新的活力。

(受访单位供图)

责任编辑:冷媚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