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罗云鹏 通讯员 刘威
11月25日,《城市感知体系 物模型要求》与《智慧城市 多级联动指挥平台建设要求》两项团体标准评审会在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举行。
据悉,《城市感知体系 物模型要求》聚焦感知产业“技术差异大、数据互通难、安全保障不足”等痛点,确立统一架构、互联互通、体系安全三大核心目标,通过规范物模型元素、特征列表及扩展能力,实现终端设备数字化统一表达,降低设备接入门槛与运维成本。
《智慧城市 多级联动指挥平台建设要求》针对城市治理中“风险难预警、指挥难协调、决策难精准”等问题,构建市、区、街(镇)三级联动架构,明确物理联动、通信联动、数据联动、应用联动四大实现路径,支撑日常管理与应急处置的一体化运作。
评审环节中,专家组认为《城市感知体系 物模型要求》针对当前终端设备数据格式不统一、接口协议不兼容、系统集成难度大等行业痛点,标准创新性提出“城市感知体系物模型”建设要求,确立智慧城市感知体系物模型的总体架构,并明确属性、服务、事件、特征等核心元素内容。
专家组认为《智慧城市 多级联动指挥平台建设要求》针对当前城市跨层级联动指挥中存在的风险预警难、指挥协调难、精准决策难、高效处置难等突出问题,该标准明确提出多层级联动指挥体系建设要求,其编制兼具必要性与时效性,对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标准进一步规范了智慧城市多级联动指挥系统的功能要求及平台的多级联动要求,为相关平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专家组建议将标准名称正式定为《智慧城市 多级联动指挥平台建设要求》。
专家组一致同意两项团体标准通过评审,并建议编制组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尽快形成报批稿上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