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王祝华 通讯员 赖子英
镜头定格科学瞬间,光影解码自然奥秘。11月25日,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首届微观成像摄影大赛颁奖典礼在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举行。赛事以“捕捉微观之美”为主题,吸引32家科研单位参与,既展现了微观世界的科学之美,更搭建起科研交流与科普传播的跨界平台。

本届大赛于8月22日启动作品征集,10月28日公布结果,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内多所科研院所职工师生共投稿150幅作品,涵盖深海、农业、材料等领域。经专家初审后,88幅作品进入网络投票,累计获票14.8万张,总访问量达28.4万次,彰显了强劲的公众参与度与科学传播力。赛事由中国科学院深海所与三亚崖州湾创新发展中心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蔡司中国协办。
经过多轮评审,大赛最终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另设最佳科普奖、最具创意奖、最佳视觉效果奖等特别奖项。一等奖作品《微观咏霉》以细腻画质呈现霉菌微观结构,同时斩获最佳视觉效果奖;《细胞盐池》则通过微观影像揭示生命极端环境适应机制。二等奖作品《神经束的海洋律动》《星核:生命曙光的微观宇宙》等,从多领域展现了微观世界的多样性与科学内涵。
颁奖典礼上,主办方表示,赛事促进了科研人员与摄影爱好者的跨界交流,为南繁育种、深海科技等领域的科普传播注入新动能。活动特别邀请300余名中学生参与,一等奖获得者李丽琴、高秀菊及韩壮、刘波等研究员分别开展科普讲座,现场互动热烈。
据悉,获奖作品将于11月25日至12月30日在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专题展览。
(受访对象供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