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叶凡
全球首个经鼻眼底显微手术导航系统、全国首家人工视网膜医学芯片公司、全球首款0.01%低浓度阿托品……这一系列突破性的“第一”,全部与一个硬核园区息息相关——中国眼谷。
近日,记者跟随中国残联走基层活动,来到位于浙江温州的中国眼谷小镇。2020年6月,由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以下简称“眼视光医院”)与温州市龙湾区共同建设的中国眼谷正式开园。作为全球首个眼健康科创、产业综合体,近年来,中国眼谷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以成果转化促进产业壮大,在“小眼球”上作出产业发展“大文章”。
在眼谷之瞳的展厅内,一台高分辨率视觉脑机接口设备吸引了投资者们注目。这台设备来自暖芯迦科技(温州)有限公司,其搭载的脑机连接人工视网膜系统融合了多学科技术,包括脑机接口、人工智能和工程仿生学等,适用于因各种原因导致的后天性视网膜严重器质性病变而失明者。
2022年,杭州暖芯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佳威带领团队入驻中国眼谷。目前,暖芯迦与中国眼谷合作项目已于2024年下半年完成医疗器械型式检验。数据显示,该技术的移植分辨率超过1000像素,成功移植后能够有效补偿患者视觉功能,帮助失明者生活自理。
眼视光装备、视觉光学、眼用材料、眼科药物……在眼谷,每个细分赛道上都不乏优秀成果涌现。
仅需睡前滴一滴,就能有效延缓近视发展——近年来,低浓度硫酸阿托品药物备受家长的追捧。小小一瓶眼药水诞生背后,同样有眼谷的身影。
中国眼谷理事长瞿佳介绍,2020年兴齐眼药入驻眼谷,与眼视光医院合作,开展了低浓度硫酸阿托品药物相关临床研究工作。2021年,眼视光医院推动0.01%低浓度硫酸阿托品入选浙江省首个西药院内制剂。去年3月,国产0.01%低浓度硫酸阿托品药物通过国家药监局审批,获得了全球首个近视防控药品药准字批号。
眼谷打造产业创新高地的秘诀是什么?瞿佳给出答案:打造全方位、全周期的创新生态。
“眼谷如同一个大孵化器,我们依托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眼部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立联合的研发中心、概念验证中心,同时引入优秀的科学家,形成了涵盖科技、产业、人才和资金的完整创新生态系统。”瞿佳介绍,目前,眼谷引进国家及省级领军人才18人;与国药投资、长三角基金等105家投资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在多家银行支持下形成百亿授信池。
在眼谷的创新强磁场下,许多企业慕名而来,实现强强联合。数据显示,自开园以来,眼谷与华为、京东方、华润等世界五百强、上市公司共建研究院42家,有超420家企业在此注册。
完整的产学研一体化链条,也加速了创新成果的产出。“从临床提出需求,到企业进行研发生产;从概念验证,小试、中试,再到临床注册。眼谷打通了从科研到应用的全周期。”瞿佳说。
在此基础上,眼谷还推动审批流程加速,帮助企业抢占市场先机。记者了解到,国家药监局眼科药械临床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药监局医疗器械创新和审批柔性工作站在中国眼谷设立前端平台,实现药械注册审评流程“一键加速”。
“眼健康是一个‘窄赛道’,我们的理念就是将细分赛道做精做透。”瞿佳表示,下一步,中国眼谷将在政策、资金、支撑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让创新土壤更肥沃,“我们希望让更多企业愿意来眼谷,创新技术,开发药品,满足广大患者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