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砖绿色矿产研讨会在京举办

2025-11-25 22:20:1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日前,由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秘书处主办、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承办、国际矿业合作中心协办、《绿色矿山》编辑部支持的绿色矿产闭门研讨会在京举行。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UNIDO)副总干事邹刺勇在致辞中指出,绿色矿产及其价值链韧性正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核心议题。预计到2050年,绿色矿产市场规模将扩大至5至6万亿美元。邹刺勇提议建立“负责任和绿色矿产全球联盟”,以加强金砖国家在标准、可追溯性和创新方面的合作,推动技术转让与能力建设,助力资源优势向可持续发展成果转化,支持全球净零目标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实现。

中国地质科学院首席科学家、国际矿业合作中心主任张发旺作题为“中国绿色矿山建设经验以及国际合作建议”的主旨报告。张发旺表示,经过十余年发展,中国已构建起涵盖政策标准、生态修复、生产转型与矿地协同的绿色矿业体系,实现了从“被动治理”到“主动绿色”的系统性转变。目前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1000余家、省级4000余家,在清洁开采、资源循环、生态修复与产业融合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未来,中国愿与国际社会加强合作,推动绿色矿山标准对接、技术共享与能力建设,共同促进全球矿业绿色转型。

国际矿业合作中心副主任张娟围绕绿色矿产国际规则动态、供应链可追溯性及标准作用等议题进行了分享。她表示,国际矿业合作中心正在牵头编制《国际绿色矿产指引》,11家矿企和研究机构申请成为参编单位,该标准聚焦绿色矿产全生命周期,兼顾矿产的经济、社会、环境属性,同时探索企业属地化管理与国际化经营的协同发展,旨在推动构建更加负责任、可持续的全球矿业治理体系。

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亮作题《绿色矿产驱动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协作之路》的报告。他指出,绿色矿产应贯穿“用途绿色”与“过程绿色”,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业体系,并通过技术共享、标准共建与产业链协同,推动形成包容、渐进的国际合作机制。中国在绿色矿山、绿色工厂、国际贸易与循环经济等方面的实践,为构建稳定、可持续的全球绿色矿产供应链提供了重要支撑。

会上,印度尼西亚镍矿协会秘书长梅迪・卡特琳・伦基(Meidy Katrin Lengkey)、青山实业董事局顾问王祖焕、华友钴业ESG与可持续发展总监李仲宁、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可持续发展负责人张薇等发言。

在互动研讨环节,来自政产学研各界的专家围绕绿色矿产的定义和范围、开发绿色矿产的关键要素、政策工具与市场驱动机制、绿色矿产标准建设与推广路径、绿色矿产国际合作及其他绿色矿产相关内容建言献策,共同研判绿色矿产发展的方向和机遇。

(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供图)

责任编辑:陈可轩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