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对熟悉和陌生语言的处理存在共性

2025-11-27 02:02:00 来源: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自然》发表的最新研究揭示,大脑对熟悉与陌生语言的声音处理存在共性。这一发现为理解人类语音感知机制提供了新视角,或将对未来语言教学与康复训练策略产生重要影响。

尽管所有语言都共享元音、辅音等基本声学特征,但其组合成词的规则千差万别。以往研究确认颞上回是语音处理的关键脑区,但该区域如何处理母语与陌生语言仍不明确。

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团队为此设计了一项实验。他们招募了34名以西班牙语、英语为母语的受试者,通过脑活动监测技术记录他们聆听母语与陌生外语时的神经反应。

数据显示,无论是处理熟悉还是陌生语言,颞上回均呈现活跃状态,且基础激活模式高度相似。但听到母语时,大脑对词边界(如词语起止位置)和词频等语言学特征的神经编码显著增强。在西班牙语-英语双语者中,这两种语言均能引发此类增强效应。

研究还表明,人类大脑虽以相同机制解析不同语言的基本语音单元,但语言经验决定了大脑如何将这些单元组合为有意义的词汇。这或许解释了外语学习的核心难点:不仅要准确辨识陌生音素,还需掌握其组合规律。团队指出,后续研究可进一步探讨类似机制是否存在于其他脑区,或适用于音乐等复杂技能的习得过程。

责任编辑:左常睿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