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湾一号基金”在津成立  激活石化民营经济新动能

2025-11-28 09:18:18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11月24日至25日,2025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会议期间,总规模2亿元的“碳湾一号基金”正式成立,为助力民营企业突破瓶颈、培育新质生产力注入了强劲的资本动力。天津经开区南港工业区(以下简称南港工业区)锚定“十五五”末石化项目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的目标,全力打造国家级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高地。

据了解,“碳湾一号基金”是由天津经开区与北洋海棠基金联合发起的。北洋海棠基金合伙人、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平介绍,该基金将精准聚焦碳材料、生物制造、新能源等前沿赛道,以南港工业区为核心承载地,为处于中早期的优质民营项目提供资本支持,构建起“资本+产业+高校”协同赋能的新体系,加速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的“四链”聚合。目前,基金已储备10个优质项目。

本次大会结合“十五五”石化行业发展规划,积极助力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国际化布局等领域突破瓶颈。会上发布了《2025中国石油和化工民营经济发展报告》,举办了石油和化工专精特新与单项冠军企业发展论坛,首次召开了石化行业国家级创新平台科技创新成果交流等论坛。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指出,大会的举办将有力推动滨海新区及天津石化产业的强链补链,促进全国优质资源的集聚,强化京津冀协同创新,从而提升区域产业整体竞争力。

作为天津市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承载区,南港工业区目前已累计引进项目170余个,总投资额超过1900亿元,成功跻身央企民企北方重要生产基地、国家能源战略储备基地。

“我们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天津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曾伟鹏介绍,“南港工业区在原有产业基础上,成功引进了包括金科日化、新宙邦以及百亿级项目浙江新和成在内的一批高附加值民营龙头企业。”他表示,园区致力于促进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强强联合,共同推动产业向下游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方向迈进。

面向未来,南港工业区确立了清晰的发展路径:在持续深耕特种烯烃衍生物、先进化工材料等四大领域的同时,积极推动布局新能源与循环经济产业链条。目前,园区已聚集了中石化高端新材料产业集群、渤化新材料产业园等具有强大带动作用的链主项目,形成了上下游协同的良好产业生态。

值得一提的是,园区为加速科创资源集聚而打造的“一中心多支点”空间布局已初见成效。此前揭牌的南港绿色石化科创中心,已成功吸引天津大学研究生实训基地等10余个优质项目签约,北化院天津基地等8个中试基地也已落地实施。

曾伟鹏强调,下一步,园区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深化“企业—高校—园区”协作,构建“研发—中试—转化—产业化”全链条体系,同时坚定绿色化、智慧化发展方向,健全“绿色智慧引领产业发展”的新生态。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