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海西:“五项措施”推进全民科学素质建设

2025-11-28 09:20:41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张添福

11月27日,记者从青海省海西州科学技术协会获悉,近年来,海西州深化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切实提高全州公民科学素养,聚焦短板弱项,多维发力、精准施策,以“五项措施”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强化统筹领导,筑牢组织保障。海西州健全组织体系,按照省州工作部署,及时将州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州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地区同步优化架构,理顺领导体制。完善制度机制,制定印发《海西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海西州全民科学素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责任分工与工作要求,将其纳入市(县、行委)党委、政府绩效考核;由州联席办牵头建立沟通协作机制,印发《海西州全民科学素质工作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夯实工作协同。

创新宣传形式,扩大科普覆盖面。紧紧围绕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针对医疗健康、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等公众关切热点,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全国科普月”“科技活动周”等主题活动为抓手,海西州创新采用“媒体平台+科普”“政策宣讲+科普”“教育培训+科普”等“7+科普”模式,深入开展“科普进万家”行动,靶向服务重点人群,充分发挥主题科普活动的带动引导作用。“十四五”以来,全州科普大篷车累计行驶10万余公里,发放科普图书70万余册,接受咨询近10万人(次)。

推进科普信息化,拓宽传播渠道。海西州以全媒体融合为核心,推动“科普中国”平台落地市县融媒体中心,协调州直新闻媒体及各地区融媒体中心开办科普栏目,定期推送科普知识。州科协统一征订《青海科技报》(汉文版、藏文版)15000余份并免费发放至村(社区)、龙头企业等,推动优质科普资源下沉偏远农牧区,打通科普服务“最后一公里”。充分利用“科普中国”、青海科技报等权威平台,以及“海西科普”等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和为民服务微信群,构建全方位科普传播矩阵。

推动学术交流,注入创新活力。依托地区特色资源禀赋,深耕天文科创特色,成功举办以“冷湖不冷 未来已来——科幻文学影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新使命”为主题的青海冷湖2023科幻文学影视高质量发展大会,百余位行业专家围绕科幻影视、文学展开深度研讨,举办多场论坛并发布《科幻文学影视高质量发展(2023)冷湖共识》,连续四年的冷湖科幻文学奖同步揭晓;同时开展“冷湖之约”科普活动周,为公众带来沉浸式科幻科普体验,推动科幻产业与科普事业融合发展。

2025年首个全国科普月期间,邀请2名院士、5名专家开展“科学与中国”青海行“千名院士·千场科普”走进海西系列活动,在海西州委党校、德令哈长江路小学、德令哈天文科普馆等地举办7场主旨科普报告会。

夯实阵地基础,提升科普能力。科普阵地建设取得新成效,冷湖火星营地、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成功入选2021—2025年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填补海西州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空白;德令哈天文科普馆、冷湖火星营地被命名为2023—2024年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形成国家级与省级示范基地协同发展格局。德令哈市、乌兰县获评2021—2025年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天峻县入选省级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单位。

责任编辑:孙莹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