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刘侠 实习生 孔若溪
11月27日,中共四川省委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精神。作为四川省“十五五”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

据了解,《建议》鲜明提出“打造西部地区创新高地取得重要进展”的目标,系统部署“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点任务。对此,四川省科技厅厅长路松明表示,从省委全会的部署来看,“十五五”时期更加强调提升原始创新和技术攻关能力,更加强调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更加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将重点从全方位增强创新策源功能、有组织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化打造应用示范场景、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四方面推动。
“以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必然需要进一步提升原始创新和技术攻关能力。”路松明介绍,四川将着力服务保障国家实验室高质量建设运行,深化中央在川大院大所联系服务机制,打造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地;着力统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谋划建设大科学装置集群,培育创建更多全国重点实验室,推动天府实验室提质增效,加快健全具有四川特色的实验室体系;着力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计划,不断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完善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鼓励开展跨学科研究;着力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人工智能、新材料、核医疗、生物制造、第六代移动通信、量子科技、航空航天、光电技术等重点领域科研布局,统筹实施重大科技专项,产出更多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标志性成果。
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着力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并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贯通技术发现、评估论证、接续攻关、中试熟化、企业孵化全链条;在场景应用上,着力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并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形成“技术突破—场景验证—产业应用—体系升级”的新兴产业培育路径,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全方位赋能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等各个方面。
同时,在教育科技人才发展方面,着力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推动高校优化调整专业学科设置;着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研项目生成方式和组织实施方式,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完善科技奖励、收入分配等激励机制,加强科技法治、伦理、诚信、安全建设,营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开放创新生态;着力统筹实施重点领域人才专项,深化拓展省校省院省企战略合作,壮大高技能人才和工匠队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