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号玩家崭露峥嵘 华为云跻身云市场第一梯队

2018-04-19 07:49:47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康 翔

华为云BU总裁郑叶来

■聚 焦

广袤无垠的云计算市场,以及它为我们昭示的美好未来,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玩家投入其中。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背后,可能会是带有几分残酷的事实。即在这个技术、产品、方案和生态等因素交织,并且充分竞争的市场里,难以形成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齐飞的格局,最终只有少数实力派玩家才能顺利抵达彼岸。

目前已经涉足国内云计算市场的厂商,基本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别:借壳下蛋的国外厂商、百足爬虫般的互联网巨头、思考升维的企业级厂商,以及专注于云计算垂直领域的新锐企业。那么究竟谁才可能是未来的赢家呢?

Gartner最新出炉的《Market Guide for Cloud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 China》(以下简称:Gartner MG报告),通过严谨详实的判断与论证,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华为云晋身领先玩家

报告表明,凭借其全栈技术能力和全面的云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华为云成为中国IaaS领域的第一梯队“Hyperscale”云厂商,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客户的高度认可。

采用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进行变革,从而实现数字化转型,成为广大政企客户的共同心声,而云计算正是他们重构IT的核心技术。

在云计算2.0时代,IaaS层面的基础设施层产品和服务,能够全面覆盖四类客户的上云诉求,即Cloud-Enabling、Cloud-Inspired、Pure Cloud、Cloud-Enhanced(云使能、行业云和托管云、使用超大规模公有云和云平台功能增强)。

由于专注于单一领域的竞争,那些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提供商,至多只能在两到三个领域支撑用户的上云诉求。惟有在上述四个领域均提供优质云服务的厂商,才可以进入第一梯队。

本次共有国内10家公有云服务商入选Gartner MG报告,基本涵盖了各个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与此同时,Gartner还广泛接触了国内大批的企业IT基础设施与运营的负责人,力图从多个维度佐证本报告的公信力和说服力。

不像其他一些调查,Gartner MG报告并没有硬性的排名,它只是从云服务提供的覆盖范围、运营模式、是否提供OP,以及数据中心布局维度有列表等方面入手,为用户的上云提供切实的建议。

报告指出,尽管在目前的中国IaaS领域,领头羊的市场份额与身后的几家厂商拉开了较大的差距,但是这种局面并非不可颠覆,甚至2020年排名就可能出现大的变动。

基于此,Gartner建议企业在选择云服务提供商时,不要被市场排名和份额晃花了眼,而是应该根据自身业务的实际需求,选择那些拥有全栈技术能力的实力派企业。

在Gartner看来,以华为云为代表的第一梯队云提供商,将继续通过规模化的整体运营、丰富多样的服务模式和通达全球的服务网络,对现有的市场格局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需要指出的是,充分的财力物力人力资源,尤其是在技术研发、生态系统等方面积累下来的巨大优势,将帮助第一梯队的领先玩家“清场”,就像网络游戏中的团战一样,那些实力较弱的小玩家在尾盘阶段会被迅速边缘化。

这种趋势在全球云计算市场,也在逐渐显现出来。倘若说有所区别的话,那就是2020年底前,中国前五大的云服务商都将会是本土公司——Gartner MG报告白纸黑字地这样预测。

云服务竞争之风云再起

Gartner MG报告的结论,与华为云此前对市场的观察不谋而合。

在去年至今的各种采访中,华为云总裁郑叶来多次表示,云计算已经发展进入2.0时代,企业应用逐渐走向智能化,未来3—5年将是企业上云的关键阶段——从时间段上,郑叶来的判断与Gartner基本吻合。

他当时就指出,产业格局在3年内会稳定下来,接下来会有一些厂商退出服务,小型厂家难以生存,云服务彻底成为巨头之间的竞争——从市场走势来看,郑叶来与Gartner的观点也趋于一致。

应该说,华为云是搭了“顺风车”的。当其他一些厂商忙于组建面向全球运营的组织架构,焦头烂额于跨区域、跨部门的流程以及协同时,华为云却丝毫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自成立的第一天起,华为云就实现了全球化的运营,至今与伙伴的公有云服务已经覆盖了13个国家和区域,通过全球化基础设施支撑业务的全球运营和本地遵从,帮助客户实现业务全球通达,赢得未来。

华为云深信,通过500+技术合作伙伴、2000+渠道合作伙伴、20个OpenLab,凭藉全球一张云网,通过统一的开放架构、全球节点&网络,华为云有能力帮助国内企业走出去,国外企业走进来。

针对当前各种主流的上云需求,华为云均有相应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具备业界非常丰富的产品线和非常全面的能力。不止于IaaS,包括私有云、混合云等领域,华为云均处于业内领先——由于长期服务于信息化,华为更懂政企客户上云的真实需求。

某些领先者曾经认为,他们巨大的领先优势,是追赶者们难以企及的。在长期的发展中,他们曾经踩过的坑、犯过的错,后来者也必然会一个不拉地经历过,才会真正得到成长。

实际上呢,至少华为云是小心翼翼地汲取了前人的经验,并且将自身的独特优势与云服务进行了充分的对接。在恪守业务边界的同时,充分尊重企业和用户的数据主权,从而实现了口碑和业绩的双重增长。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其实对那些睿智聪慧的后来者来说,别人的经验教训同样能够成为他们的宝贵财富。否则的话,“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不是信条而是白条了。

站在高点创新未来

从当前来看,做好公有云需要具备两项核心能力,即技术支撑能力与产品实践能力,而这两点不仅是华为云,更是整个华为的立身之本。加之“联接+云”的战略,事实上华为云已经激活了一大批传统企业的互联网+进程,推动了诸多海外客户的数字化转型。

譬如,包括吉利汽车在内的一批车企,目前都通过华为云HPC解决方案进行新车仿真等测试;九州通基于华为云建设工业领域集成平台,联接企业、供应商和客户,打通业务全流程,打造全面协同的医药产业链。

又如,去年11月法国雪铁龙集团宣布与华为在车联网领域开展长期合作,通过基于华为云实现全球化部署的CVMP平台,面向消费者提供创新的移动出行服务,汽车和云端之间所有数据交互的安全性、完整性、真实性和机密性得到了全面保证。

正如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日前在2018互联网岳麓峰会上指出的那样:云,尤其是基础设施云,本身就是基础设施。在这个领域里,从计算、网络、存储,到软件、芯片、算法,华为拥有着无可置疑的深厚积累和巨大优势,有能力打造最优的云基础设施。

徐直军表示,公有云是华为面向客户在ICT基础设施方面的需求,提供的一种线上服务模式,将华为30年以来在工业互联、数字化转型的能力,向政企客户充分输出。他承诺,公有云是华为的核心业务,也是公司在未来长期投资的重要方向。

云服务的竞争愈演愈烈,正在由浅层次、单维度,向着深层次、立体化的方向演进。未来的云服务将会关乎芯片、硬件、软件、解决方案等内容,5G、IOT、AI也将逐渐加持进来,缺乏足够积淀导致的后果,可能不是暂时的落后,而是永远的掉队。

在郑叶来看来,“未来的竞争是全栈的竞争,从芯片、硬件、软件、解决方案,差一块你的水桶就没有水了”。现实的情况确实如此,由于缺乏企业级服务的经验,某些云在竞争中已经多少有些水土不服。

显然,在芯片、硬件、软件等方面的深厚积累,将帮助华为云为企业客户提供全堆栈、极致体验的云服务,为企业客户提供开放互通、敏捷灵活的混合云和多云部署方案。

与此同时,“因为专业,才懂边界;唯有边界,才能共赢”。华为云为生态伙伴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赋能伙伴,帮助他们获得商机,从而形成了当今市场上最大的一股合力:人心齐,泰山焉能不移?

现今,华为云完成了中国云服务第一梯队的初步实践。对于华为云和众多伙伴来说,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以后的路会更长,付出的努力也需更多,华为云将携手伙伴如何攀越更高峰,我们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 符雪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