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双创”大赛科技含量看创新内蒙古

2019-10-09 14:32:05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张景阳

胡红波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景阳

随着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赛区的角逐落下帷幕,经过一个多月的比赛,低重稀土高性能永磁材料产业化、生产可溯源的御驴阿胶、高精度大通量中空纤维超滤膜等10个高科技项目在185家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入围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行业总决赛。

“四年来,内蒙古双创比赛变化非常大,从2018年开始,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科技项目大量涌现,而今年,科技项目占70-80%,科技创新创业项目非常突出。”连续四年担任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赛区评审的内蒙古中盈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解嵘表示,随着内蒙古双创环境逐渐成熟、创新土壤营养不断丰富,创业者的眼界、格局正在打开。

创新施策:普惠性政策不断放宽

内蒙古自治区为了加强创业创新的活力,自2015年开始先后出台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创业内蒙古”行动计划(2016年-2020年)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实施意见》等十多项政策和措施。

在“双创水平”“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内蒙古聚集了创新创业各要素人才、项目、资源、资金的双创载体,正成为新动能的源动力和引擎。截至目前,全区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分别是225家和54家(其中异地孵化器1家未参与本次统计),科技企业孵化器内在孵企业达2752家。

“我们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专业服务和资本化支撑运营,服务于所有众创空间的企业。目前已经吸纳复合特色创新型企业7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家,已申请各类知识产权38个,技术研发成果20个。”盛以泉创业服务有限公司综合服务部部长魏兴炎介绍。

在一系列鼓励创新的政策吸引下,坐落在包头稀土高新区稀土大厦东北侧的内蒙古留创园,已吸引391名海归在此创业。目前,留创园内共有大大小小的创业企业376家,业务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高科技领域,现已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四位一体的分阶段、分领域、网络化集群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包头稀土高新区还不断加强与发达地区留创园的对接交流,发挥包头地区老工业基地在空间、市场、人力资源和能源等方面的优势,重点引进发达地区已经孵化到一定规模的优秀企业,开展联盟孵化,孵化效应辐射了全区。

创新效应:参与者即是获胜者

在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赛区)上,鄂尔多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两家企业——鄂尔多斯市尚德艾康药业有限公司与内蒙古光能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获得初创组第一名、成长企业组第二名。

“我们研发的项目是基于光腔衰荡光谱技术(CRDS)开发的一种高灵敏度气体检测仪器。该仪器的开发打破了国外产品在该领域的垄断局面,实现高纯气体检测仪器的国产化。”内蒙古光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阎文斌介绍,获奖后,高新区管委向自治区和市级科技、财政相关上级部门积极争取和推荐,获得自治区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80万元和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150万元两项资金扶持。

内蒙古赛区承办单位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总经理孙枫介绍说,在赛事安排上,大赛更加注重帮扶体系建设,为参赛企业在科技金融、生态协同、资源对接、学习交流、双创政策等方面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更便捷的平台支撑。内蒙古股权交易中心在提供多渠道多品种的资金供给方面也下足了功夫,联合了银行、基金、证券、担保等各金融机构为大赛提供股权、债券、贷款及组合融资产品,满足科创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政府搭台,科技项目“唱戏”,企业既展示了自己的核心技术,也在汲取政策营养的同时,从同行身上学到了“秘笈”。内蒙古多日商贸有限公司市场总监贾驰介绍,他们的企业在文创上下足了功夫:“很多时候,人们喝二两装的小瓶白酒时直接就喝了,酒瓶上的这些小创意可以让人们在聚会喝酒的时候,多些乐趣和话题,同时也有了喝多少的依据准则。然而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观念创新,没有一个好的创新土壤是绝对不行的,事实证明在内蒙古,参与到创新大环境里的企业、研发团队,可以说,都能成为成功者。”

双创团队的路演活动(胡红波摄)

责任编辑: 陈可轩(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