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代科学家扎根祁阳60年定位研究南方红土改良亩均增产64-120公斤

2020-11-15 21:07:38 来源: 科技日报 作者: 瞿剑

科技日报记者 瞿剑

四代科学家坚守祁阳红壤实验站60年定位监测和科学研究,始终聚焦我国南方14省区、200余万平方公里红壤大地农业农村发展重大科技需求,先后攻克南方红壤地区水稻“坐秋”、水稻缺锌“僵苗”、红壤酸化防治等重大难题,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科技成果,为南方红黄壤丘陵区土壤培肥、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农业持续发展起到了决定作用。这是记者从15日在京召开的“耕地质量监测与红壤健康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了解到的。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所长杨鹏研究员介绍,上世纪60年代,以土壤肥料与植物营养学家刘更另院士为代表的农业科学家,在湖南省祁阳县官山坪村选址建站,致力于解决南方红壤地区低产鸭屎泥田、水稻缺锌“僵苗”、砷毒田等农业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实现水稻单产从140公斤增加到340公斤;1975年祁阳红壤实验站首次建立长期定位试验;1987年牵头组建全国性土壤肥力监测网络;1999年,科技部开始国家级野外站试点工作,祁阳红壤实验站首批入选,成为35个试点站之一。目前该站成为全国拥有长期定位试验时间最早、数量最多、样品和数据积累最完整的农业科研实验站,持续时间超过3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有6个,积累了土壤样品超过20000份,植株样品超过5000份,积累观测研究数据160万个。

以祁阳红壤实验站长期定位监测平台为依托,联合南方6个典型省域近30年联网研究,明确了典型红壤区农田酸化时空演变特征,创建了以“石灰类物质精准施用降酸、有机肥阻酸、减氮控酸”为核心的酸化防治关键技术,集成了区域特色的农田酸化综合防治技术模式,已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安徽六省累计示范和推广应用7327万亩,农作物平均增产64-120 公斤/亩,累计新增纯收入82.9亿元。

由祁阳红壤实验站牵头,基于我国五大粮食产区42个长期定位试验及362个典型农户的长期定位监测,开展联网研究,探明了近30年来不同区域农田土壤有机质的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构建了有机质提升的关键技术;提出了13种以增施有机肥和秸秆还田技术与限制因子消减技术为核心的具有区域独特性的有机质提升主要技术模式,大面积推广应用成效显著,为农田土壤有机质提升提供了技术样板。

首次系统研究了同一生态条件下3种母质发育旱地的肥力和作物产量演变规律,构建了红壤区旱地改土培肥与生产力提升的综合调控技术体系,形成了7套高效种植模式,可使作物增产10%以上、亩增收节支80-120元;还大幅度提升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相关技术推广应用4666万亩,新增产值52.7亿元。

责任编辑: 李俊霞